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数字解码中国航天员“天团”
名流故事
进了腊月门 转眼就是年
美文闲读
冬日火棘“燃”起来
北大荒的雪
冬吃山药益处多
社交达人白居易
床垫怎么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进了腊月门 转眼就是年
年味文化

腊月的由来

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即南北朝时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汉族民间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

因“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作腊月。此风俗起源于秦汉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腊日”。

腊月的习俗

老年间,“春节”是专指立春而言,农历元旦叫“正旦节”,后来俗称新年,北方人叫“大年初一”,除夕叫“大年三十儿”。从筹备到结束这段时期叫“年关”,总称“过年”。

一般年前的准备阶段有二十多天,自“腊八”至除夕,这些日子里北方人是很忙乎的,即所谓“家无虚丁,巷无浪辈”。

腊月市

一进腊月,市面骤现繁荣,这是一年内的特有市场,叫腊月市。先是卖咸肉(即腊肉)和粥果的,为“腊八”做准备。

过了初十,开始卖卫画门神、挂千、金银箔、烧纸,等等。

二十日以后,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等物,是为“祭灶”准备的。

二十五日以后,货物齐全,琳琅满目,为除夕之夜做准备,价格也相对的涨高,京师谚语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说。

腊八粥

腊月初八,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腊八粥。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又称“大家饭”,到宋代,传说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汉族民间争相效法,都在农历十二月初八熬腊八粥,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夕

除夕是新旧交替的时刻,这天夜间的鞭炮声不绝于耳,各行各业停了交易,都在自己家里打着如意算盘,企盼在新的一年中,碰上更好的运气。除夕夜的活动也是千姿百态——辞岁、守岁、迎岁……这种庆祝活动一个接一个。午夜一到,腊月就结束了,新的一年也随之开始了。

摘自《 唐诗宋词元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