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5版:i郑州·2017郑州十大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拘一格降人才 凝聚发展强动力
简政放权显成效 激发市场新活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拘一格降人才 凝聚发展强动力
郑州推出“人才新政”面向全球“招贤纳士”

本报记者 王红 文 唐 强 图

5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快速发展的郑州,对各方人才求贤若渴。

2017年11月23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智汇郑州”人才政策发布会在国际会展中心轩辕堂启幕。郑州面向全球发出“招贤令”,“智汇郑州”人才工程“1+N”政策体系正式亮相,古老商都,用最大的诚意和决心向天下英才抛出橄榄枝。

据悉,这也是郑州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广纳人才新政,标志着郑州打造内陆地区人才高地和创新创业中心迈向了新的起点、开启了新的征程。

据介绍,2015年我市启动“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实施近3年来,在引进高端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与城市人才竞争的新形势相比,我市人才政策也存在覆盖面窄、政策分散等一些问题。2017年,市委紧扣人才和用人单位反映的突出问题,对“1125聚才计划”进行研判分析,在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智汇郑州”人才工程系列政策。“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对我市人才政策进行了全面升级和完善,不仅含金量高、惠及面广,而且支持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

“智汇郑州”系列人才政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的重要部署,是郑州站位全局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出的战略决策,完善了全视角引才、全链条育才、全方位用才的人才发展体系,有利于吸引各类人才向郑州流动聚集,促进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将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根据计划,通过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到2020年,我市将引进培育5~10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聚集10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3000名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000名社会事业领域领军和专业骨干人才,新增40000名高技能人才,每年吸引20万名高校毕业生在郑创新创业。全市人才队伍规模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引领创新、支撑发展的局面更加生动,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人才城市发展共同体。

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群贤毕至,大咖云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等8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一流英才受聘为“郑州人才特使”。这些人才特使,均是在相关领域有重大影响力或有较高学术地位的、有代表性的杰出人才,以及为中原郑州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

“无论是中国、河南还是郑州的发展,最需要的就是人才。我们可以讲项目、资源以及很多其他事情,但是事在人为,最后肯定会落脚到人才上。”施一公认为,郑州人才政策非常精彩,关键是要把这个政策持续地执行、落实,并在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让人才政策更适合郑州。

人才是转型发展之基、区域竞争之本、城市活力之源。如何能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过得好!新政进一步创新我市人才工作机制,从建立科学规范的人才分类体系、全面实施“智汇郑州”人才工程等八个方面,出台了30条我市史上最高“含金量”广纳人才普惠新政,充分体现了郑州这座国家中心城市求贤求才满满的诚意和行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新政制定全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按照人才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进行分类。同时,郑州今后还将建立人才分类评价动态调整机制,定期修订完善人才分类目录,对郑州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人才目录难以界定的“专才”,经认定后,享受相应类别的人才政策。

今后,从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等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到一名普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在郑州,都能享受到安家费、生活费、送住房等众多实实在在的特殊关爱,都能在中原这片热土才尽其用,安居乐业。

未来,郑州将不断建立完善的服务机制,用好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在居留签证、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为高层次人才专门建立人才专员服务制度,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真正打造“人才之家”。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