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地下30米的坚守
把母亲的牵挂带回家
回家的路 越来越便捷
舞出精彩新生活
春运公交“姐妹花”
小村里的幸福生活
异国他乡陪着伤员过春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村里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李晓光

“快了快了,3月份又有五头猪要出栏了!”大年初九,登封市颍阳镇刘相村村民栗志强正在自家猪圈忙活着,聊起今年的光景,这个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抑制不住的兴奋。

“想过养头猪改变生活,可一头猪要几千块。我哪有那个钱?”说起过往,48岁的栗志强憨憨一笑,2016年,登封新区管委会组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颍阳镇刘相村,走访入户中了解到栗志强有养猪的想法,提出提供一头母猪帮他搞养殖。可生性老实的栗志强心里却嘀咕,“一开始我不太信,你说咋会白白给我一头猪呢?”在工作队多次宣讲帮扶政策,并盖上猪圈后,半信半疑的他吃了“定心丸”。

有了母猪,相当于有了脱贫的门路。栗志强的思想也有了波动,他默默在心里定下目标,“不仅是脱贫,更要致富。”他向驻村工作队主动提出前往伊川学习养殖技术。“两年来圈里的母猪已下过两窝猪崽,大概增收了4万元钱。这马上还有五头猪又该出栏哩,大概能增收1万元钱。”栗志强算起了他的“增收账”,“借助助学贷款、雨露计划等扶贫政策,闺女上大学的费用也解决了。在工作队的帮扶下,现在我是一心搞养殖,没有后顾之忧。”

两年来,他靠着工作队送去的一头母猪,率先脱贫,并主动帮助其他贫困户,如今被称为“驻村工作队编外人员”。

看棚、拌食、喂猪……栗志强在自家猪圈忙活一阵后,还有挂念的事。

“得去老八院中看看,不能让他自己忙活。”栗志强口中的老八,正是该村贫困户张老八。50岁的张老八,孤身一人并患有肢体残疾,起初张老八养猪是有顾虑的,怕一个不小心猪就没了。栗志强得知后多次给张老八做思想工作,“我说给他招呼着,大伙得一起致富。”

栗志强这样说也这样做。今年元旦假期,张老八的母猪下崽遇上突降大雪。产崽当晚,张老八将小猪盖进被窝取暖,守了一整夜。

“老八,现在政策好了,咱不得靠双手使劲干啊?”栗志强一边帮张老八忙活着,一边鼓励他对生活重拾信心。而这些话,栗志强曾不止一次地说给自己,现今又不厌其烦地说给村中其他贫困户。“志强,这猪出栏后大概能卖1万元吧。”栗志强和张老八边干边聊,不大的小院里此时暖意融融……

据悉,在扶贫工作队精准帮扶下,像栗志强这样“已脱带未脱”的事迹不断涌现,全村掀起了争先脱贫致富的热潮。目前,刘相村18户贫困户中,有16户已全部脱贫,2户低保户人均收入已达脱贫标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