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2018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会好声音
心系脱贫攻坚 建议字字关情
又是一次春天之约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心系脱贫攻坚 建议字字关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几年来,全国上下齐发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就。李克强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国家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今年,我国将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过去五年,我省共有577.7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51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国定贫困县兰考率先脱贫摘帽,成为标杆,国定贫困县滑县也成功脱贫摘帽,沈丘等4县有望脱贫摘帽。2018年,我省提出了实现11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9个国定贫困县和14个省定贫困县摘帽、6.29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的目标。

过去五年,郑州市脱贫人口突破10万人,2018年的目标是,除保障兜底人员外,其他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党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和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连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重点。

结合实际找对途径精准扶贫

位于平顶山市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目前是我国最大的农村图书批发市场,也是国内有名的“魔术村”,如今,产业发展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黄村,处处呈现一派和谐繁荣景象。

全国人大代表、宝丰县赵庄镇大黄村党支部书记马豹子告诉记者,赵庄镇是“魔术之乡”,但随着互联网络的逐渐普及,传统魔术表演市场的行情急转直下,很多由村民组建的魔术表演团队就半路散了伙,所以村里产业规模不成体系,村民贫穷现象普遍存在。成为大黄村村支书的他,决定重振魔术事业,建设美丽新大黄村。

马豹子说,“不卖门票卖产品”的创新致富途径,让大黄村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面包车经济”, 流动舞台车载着魔术演出团走南闯北时,也载着日用百货、图书、奇石,驶向周边市、县、乡镇。就这样大黄村成了“面包车经济”的大本营,村里的小微企业园和文化产业园聚集了近300家企业,从事魔术演艺、灯光音响销售、百货批发、物流运输等,“魔术村”有了一张新名片——小商品集散地。“创新思路、打破常规,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通水,让缺水的北方城市用上了丹江水。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南省深度贫困县。如何既保护好水质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又加快发展实现精准脱贫?全国人大代表、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建议,支持淅川县创建丹江湖国家5A景区,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因地制宜真正实现精准扶贫

“山区如何利用特色产业发展经济,进而实现脱贫攻坚?”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羚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维政看来,只有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是真正的精准扶贫。目前大别山革命老区还相对落后,所以在这些地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实施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意义重大。以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新县为例,现在有30多万亩油茶林,其中20万亩都是野生的,如何让更多的农民投入到茶油产业建设中,是研究农村振兴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新县的贫困户中70%左右都有油茶林,茶油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引擎,产业扶贫效果显著。“近几年,新县茶籽由不到4元一斤,上涨到13元左右一斤,农民们每斤的净收入上涨了9元左右。”熊维政说,产业扶贫是脱贫的有效路径,没有产业发展带动,缺乏产业支撑,脱贫难以持续;产业扶贫,必须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引进和培育市场主体等等,才能确保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持久脱贫。

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文新同样建议,融合乡村游、生态游、大力发展茶旅游推动茶区乡村振兴。政府加强茶旅游资源培育和开发,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主题鲜明、富有特色、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茶旅游目的地。在土地征用、税收减免等服务项目上给予优惠,在茶旅游项目开发、贷款、融资等方面予以支持,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茶产区基地建设、酒店、旅游景区、旅游特色商品发展建设等方面进行奖励。并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政策,为茶旅游提供政策方面的保障。

“开发式扶贫为主向保障式扶贫为主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裴春亮表示,随着精准扶贫的纵深推进,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基本都是因病、因残等无法靠自身努力致富的弱势群体。他建议由开发式扶贫为主向保障式扶贫为主转变,可以探索推行政府扶贫资金入股科技、金融、旅游、新能源等阳光产业,贫困户持股稳定分红的扶贫模式。

裴春亮说,我省实施了“易地搬迁”的扶贫政策,他认为,这个办法非常好,对于一些散居在深山区的困难群众,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成本高,可以依托周边条件好的乡镇就近搬迁扶贫,既不远离故土,又能集中脱贫,关键是下一代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可以实现扶得起、稳得住、不反弹。

“像我们裴寨社区,就是整合周边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起来的,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天然气户户通,商业街、幼儿园、小学、卫生室、便民服务大厅一应俱全,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好多搬下山的大龄青年也都娶上了媳妇。”裴春亮说,他们在精准扶贫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村里因病因残致贫的8户贫困家庭,全部都有村委班子成员精准对接,点对点帮扶。除了按规定享受低保、医保、电费、小麦种植保险,教育补贴,残疾补贴等政府兜底政策外,这些贫困户还有企业分红、土地流转分红等收入。

“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全部脱贫,我有这个信心。”裴春亮说。

郑州融媒体记者 李娜 武建玲 覃岩峰 张倩 徐刚领 袁帅 石闯 肖雅文 殷海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