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2018全国两会 上一版3
让美丽乡村 更富裕乡风更文明
创新让中国制造 从“跟跑”迈向“领跑”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建议推广积分互助养老
建议开办村级养老院
多措并举为中小学生减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宋丰年:
让美丽乡村 更富裕乡风更文明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十九大报告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新提法,就是乡村振兴战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并从减少贫困人口、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土地承包政策等多个方面对“乡村振兴”做了部署。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战略应该怎样实施?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宋砦村党总支书记宋丰年,做客郑州融媒体新闻会客厅,重点谈了他关于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一些探索和建议。

建设法治展馆 增强法律意识

宋丰年说,“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了建设文明乡风,2016年12月,宋砦村筹建了全国第一个村级综合性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宋砦法治展览馆,广泛开展宪法法律法规的宣传,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法治教育。

开馆以来,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人员3万多人次,使广大群众在参观学习中了解宪法法律,提高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自觉维护宪法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建设村级法治展览馆,目的就是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宋丰年说,因为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只有全民守法、懂法、用法,才能树立乡村新面貌。用法律建设乡村,才能把乡村、把国家治理得更好。

1988年,宋丰年被乡亲们推举为宋砦村委会主任。为了发展村办企业,他将自己创办的、拥有100多万元资产的中州油漆厂无偿交给村集体,又出资4万元办起了福利化工厂,以此为基础创办了一批村办企业,使宋砦走上了创业的新路。为了使村子很好地融入都市,使农村的经济发展符合城市的建设规划,1997年,宋丰年领导宋砦村两委投入建设了“第一家园”居民小区,2004年又建设了“第二家园”富民工程,使历来依靠土地生活的宋砦村农民变成了业主,成为资产所有者,较早实现了村民市民化。

宋砦村作为村级基层社会单元,201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万元,每户资产超过1000万元,实现了共同富裕,该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明星村、全国文明村和全国十佳小康村。但是,作为老支书的宋丰年觉得这些还不够,老百姓的腰包虽然鼓了,但精神文明应该有更大的改进和提高。

承办乡村论坛 探讨乡村振兴

2016年和2017年,宋砦村在宋丰年的带领下发起并连续承办了两届法治河南乡村论坛,围绕基层乡村发展和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得到了国家和省委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取得了良好成果和社会影响。

在宋砦的发展过程中,宋丰年非常注重群众的法治教育和党员干部的政策法规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村,宋砦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法治示范村。去年,宋砦村还成立了法律义务宣传队,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内容。

宋丰年说,今年第三届法治河南乡村论坛将于国庆节前举行,目前已开始论坛的筹备工作。今年的乡村论坛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探索。

宋砦法治展览馆作为一个长期的公益性法治宣传教育平台,也将长期办下去,展馆内容也将随着国家的法治建设进程不断丰富完善,做到常展常新,与社会发展同步。

带领乡亲奋斗 建设文明乡村

“人要知道感恩”,宋丰年说,作为一名老郑州,他见证了郑州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火车站一小片地方热闹到如今即将进入五环时代,过去从宋砦村到二七广场没有公共交通,步行要走两个多小时,现在村里家家都有小轿车,这些都要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

新一年新希望。面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和好政策,71岁的宋丰年说:“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就要发挥宋砦村父老乡亲的集体力量,带领乡亲们一起奋斗,把乡村建设得更富裕更文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