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茶水工获金像奖 苔花也学牡丹开
谭鑫培与他开创的 “民国京剧”
12岁女生的 文言文二胎心声
最美人间四月天
在五彩斑斓的角落里
品读岁月的颜色
吕洞宾的最早记录
家乡柳色新
进口食品 未必质量更好
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乡柳色新

刘琪瑞

家乡记忆

每至初春时节,一望无垠的杞柳耐不住性儿,经了风的吹拂、雨的滋润,一股脑儿焕发出勃勃生机。那秋里收割后的短枝上爆满簇簇新芽,过不了几日,颗颗晶莹莹、鲜亮亮的柳芽儿变戏法一般,抽出条条嫩枝,绽发片片新叶。

春分过后,雨水越发充沛,株株杞柳铆劲儿贪长,那丛丛绿色新鲜、亮丽,把原先灰蒙蒙的田野层层叠叠地涂满——好一片蓊蓊郁郁的风景!

家乡有谚:“金条、银条,不如柳条。”待柳树枝繁叶茂之时,乡人用特制的快镰收割下一丛丛柳枝,剥去青翠欲滴的绿皮,现出光洁、柔软的白柳条儿。

春光明媚的农家小院,伶俐的妹子、能干的大嫂聚在一起,用曼妙的纤手轻折巧编,你编个“鸳鸯扣”,我勒个“龙戏水”,编出个农家红火火的好光景。

乡人不光喜植柳、爱编柳编、爱制木旋玩具,还爱唱柳子戏。柳子戏又称“柳琴戏”,是鲁南一带的地方小戏,因多用一张形似柳叶的琴伴奏而得名。早年间,柳琴戏是不折不扣的苦戏,乡人出外逃荒,常常上门唱上一曲凄凉悲婉的柳琴曲讨饭糊口。

而今,光景变了,柳琴调儿成了乡亲们即兴吟唱、自娱自乐的一种喜庆方式。

除了这些,无忧无虑的乡娃子还有好玩的把戏儿,那就是吹柳笛。早春二月,柳条青青,柳芽吐秀,娃娃们折一段细柳,轻轻拧几下,抽出白亮的短棍,一支小巧的柳笛便做成了。

“呜—呜—呜……”那清亮亮、脆生生的笛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在崎岖的乡路上、在袅袅的炊烟里响了起来,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溢满了乡村的角角落落,带来了久违的春天消息。一时间,灰蒙蒙的田野呼啦啦地亮起来,人们的心头为之一热,高亢地唱起春耕的吆牛调,任由姹紫嫣红的三月从这管拙朴的柳笛中潺潺地流出来……

眼下,家乡的柳树新枝复发,柳絮又飞。看那一行行、一丛丛新柳,虽平凡柔弱、朴实无华,但当春催发、生机无限,给人们带来春色一片,遮挡风雨一方,奉献情怀一分——这不恰恰是父老乡亲们真实秉性的写照吗?

摘自《光明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