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你对国内看病有误解
吴趼人 狂放幽默集一身
带上阳光 一路前行
城市的温暖
叶嘉莹 梦中时常得佳句
感动生命的美丽
胆子最大的宋朝宰相
“小满会”
力大无比的 人造肌肉
法国人的“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你对国内看病有误解

最近一位宁波姑娘小伊分享了自己在国外就医的经历刷爆朋友圈:小伊在美国读书时胆囊结石发作,疼痛难忍的她来到医院后却被告知要等四个月才能做手术,并需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疼到崩溃的小伊选择了坐飞机回国,结果半个小时就做好了手术,而且医疗费用不到美国的六分之一。

“相差太远了!”小伊感叹道,“医生给做的微创手术,技术不比美国差,医生、护士的诊疗、照顾也很专业周到。”看到小伊的事情后,网友们纷纷晒出了自己在国外的就医经历……

生活中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吐槽国内“看病贵、看病难”,埋怨指责医生冷血、不尽责、只看钱……与此相对应的便是将国外医院奉上神坛——医生水平更高,看病效率更高,治疗环境更好,而且国外全民免费医疗……

此前有媒体采访了十多位在华生活的外国朋友,在他们的眼里,备受争议的国内医疗环境却是另外一番光景,他们中的很多人觉得中国患者真的很幸福。挪威植物学家毕昂松·奥尔森说,在中国看病比挪威方便,有时候不用预约,到医院排个队就能挂上号。“在挪威,即使急诊,有时也需要等1~3天,其他慢病,预约到1年以后也很常见。”已到北京生活5个月的日本留学生珊瑚说,相较于中国的三甲医院,日本大医院预约等待的时间会更长,如果当天排队挂号,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预约挂号一般是在三个月内;加拿大音乐人国子玉在北京生活了8年,提起在中国医院的看病经历,子玉想起几年前的一次外伤。那次她撞破了头,伤口较深,需要紧急处理,她记得,当时急诊医生接诊很快,动作也非常麻利,几乎没怎么等,缝好伤口就回家了。

国外看病没你想得那么美好,国内看病也没你说得那么糟糕。诚然中国医院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但我们却不该就此忽视所有医护人员的付出。或许,我们都欠他们一句感谢:他们在死亡的荆棘丛里拼尽全力为病人杀出一条血路,医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无法保证每一次抢救都能成功,当生命在他们面前流逝时,他们的无力感、心痛感甚至不比病人的亲人们少,只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擦干眼泪,争取打赢下一场与死神的争夺赛。

医者仁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医生和病人之间,从来不该是对立的。对国内医生人们有误解,有偏见,可对那些整日忙碌,为每一个生命与死神搏斗的人,值得我们说一声:“对不起,谢谢你。”

摘自人民日报微信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