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习近平主席将主持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
中曾根康弘过百岁生日
美官员赴朝磋商美朝领导人会晤
南北关系缓和 韩开发非军事区旅游
五年蜕变 再启新征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师范学院
五年蜕变 再启新征程

本报记者 周 娟

5 月26日,中国共产党郑州师范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意味着,学校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规划“奋进之笔”,以更大的力度、更务实的措施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开启新征程。

从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学校本科办学夯实基础、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也是学校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五年。“十二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学校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

站在新的起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加速推进,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热切期盼,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个五年,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极为关键的五年,郑州师范学院将继续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积极谋划、有效作为,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厚植基础

凝练办学特色

过去的五年,学校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级科研平台建设取得零突破。获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1项,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228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6项,发表学术论文4010篇,出版学术著作148部,申请专利209项。此外,还实现了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零突破、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大类全覆盖。

今后,学校将持续探索实施“132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内外兼修”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中心”功能,构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体系,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培育计划,积极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加大科研平台投入,全力做好“观赏、药用兰花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建设,努力建设省部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完善校内外学术交流制度,开展好“名家讲堂、教授讲坛、博士沙龙”学术活动。依托“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河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河南省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和女子学院、郑州教育网等平台,积极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工作,创新模式、拓宽渠道、打造品牌。主动对接国家、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建设需求,组织推进重大课题研究,把学校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囊团”“思想库”。

学校将继续坚持引育并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发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组织、培育和建设创新团队,激发学术活力和学术创造力。实施“岗位践行培养工程”,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国外学术经历的比例;鼓励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管理部门的专门人才双向兼职,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以生为本

构建多元平台

学校在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创新大赛、艺术展演等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20余项、省级奖励600余项;学校获批“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校残疾人艺术团荣获首届“河南最美大学生”集体奖,在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荷花奖”比赛中摘得铜奖,其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生连年获得全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体系,致力于打造多元多彩的育人平台。

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党委确立了“教师教育做精做强,非师专业做实做优”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确立“大学科”意识,主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着力打造以小学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等为重点的教师教育学科专业集群;紧密对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生物化工、文化艺术类为重点的学科专业集群。初步形成以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为传统优势,其他学科为补充的协调发展格局。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构筑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国际化办学进程不断推进。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搭建以“郑州协同创新创业中心”为核心的“双创”平台,通过创新引领创业,创业促进就业。创新“政会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河南省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提供实习实训岗位1689个,孵化学生创业项目138个,帮助230多家传统企业实现了电商化转型。

下一步,学校将加大网络课程建设力度,探索新型在线教育模式。推进学分制改革,实施弹性学制,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加强实践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附属中小学建设,探索校校、校地、校企协同育人新途径,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以绿色人文系列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培育工程,培育高雅艺术进校园、残疾人艺术团等特色文化精品,精心打造艺术节、运动会、文化节等活动品牌,鼓励和推动校园文化项目大众化、精品化和专业化。同时加强对社团组织的指导,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内涵发展

铸就时代品牌

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获得“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形势政策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附属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学生底慧敏入选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榜”……“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校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创新融合发展,创新育人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发挥学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这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根本保证。学校已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五年来,学校党委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站位高远,统揽全局,砥砺前行,推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学校主动对接郑州重大发展战略,组建“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开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重大问题研究,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建设郑州自然博物馆、天文天象馆、生命阳光馆、美术馆,打造服务社会精品长廊。充分发挥驻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落实国家脱贫攻坚计划,派驻干部驻村帮扶。广泛开展支教、志愿服务,积极参与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少林国际武术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完善校园文化设施,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形成以校风、教风、学风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成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制度,全面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历史在继往开来中谱写,事业在接续奋斗中成就。学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铺就,今后五年,是学校内涵发展极为关键的五年,全体师生将会在学校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