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向这样的基层考古工作者致敬
张伯驹: 百代高标 千秋丛碧
用眼睛聆听 世界的女孩
赏 树
刘恒: 写作就是用文字表演
缘深缘浅 我自安然
古人读书刻苦到什么程度
四方食事 至味在心间
防晒霜指数不是越高越好
各国如何礼遇退役军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刘恒: 写作就是用文字表演

说起刘恒,人们总是先闻其作,后知其人:他的小说改编成电影《菊豆》《本命年》,小说《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改编成同名电视剧和电影《没事偷着乐》,话剧处女作《窝头会馆》成为“爆款”……同时,他还是《金陵十三钗》《集结号》等作品的编剧。

他说,“不论是写小说、写剧本、写电影剧本、写话剧剧本,我所有的文字,都是写给最爱的人的情书。所有文字都渗透着我的爱。”从这个角度看,写作与生活无异,遗憾和欢欣里,功不唐捐;苦苦求索又全情投入的创作时刻,恰似对生命的书写。

“写电视剧是瓦匠砌砖头垒墙,写电影剧本是木匠打家具,写话剧是石匠雕塑像。一个比一个细腻,或许一个也比一个难。”在“雕塑像”过程中,刘恒一方面从历史资料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调动个人生活经验。

刘恒一直坚信,戏剧、文学及艺术皆是表演,在追寻生的意义和价值。“编剧也是演员,是用生命的一部分去塑造和完善作品、用文字表演的人。”

写字台后、孤灯下,就是他的位置、他耕种的土地。“表演”里,既有作者语言,也有读者语言。“当我们真诚时,读者在我们的作品里发出拥戴的潜台词,而一旦我们虚伪起来并且自以为可以哄骗读者时,我们将在作品里看到读者的咒骂与蔑视。”

金鹰奖、飞天奖、金鸡奖、华表奖……荣誉等身的刘恒却经常选择“主动淹没”。《集结号》的首发仪式上,他在郊区写剧本而没有出现在媒体面前;《窝头会馆》谢幕时,演员们在台上喊他上去,他转身便溜出剧场……如他自己所言,“编剧要做独行侠、苦行僧”。在独行和苦行中,刘恒觉得最重要的是洞察力,洞察世界,也洞察自己。

他做了一种极端假设:“某一天真要封闭起来,只要带着书和书写工具,我能生活得非常惬意。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有何不可?”

我想,这种大胆假想来源于一种艺术自信,刘恒所说可能要躲进的理想小楼必然不是故步自封之域,从小楼的轩窗外望去,应能见时代风云,亦能窥人情冷暖。

摘自人民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