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向这样的基层考古工作者致敬
张伯驹: 百代高标 千秋丛碧
用眼睛聆听 世界的女孩
赏 树
刘恒: 写作就是用文字表演
缘深缘浅 我自安然
古人读书刻苦到什么程度
四方食事 至味在心间
防晒霜指数不是越高越好
各国如何礼遇退役军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古人读书刻苦到什么程度

张 嵚

趣谈历史

白居易:读到口生疮

唐朝诗歌发达,诗人们天才云集,但比起好些游山玩水间随随便便就写诗的天才们,中唐大诗人白居易,却是刻苦类型。以白居易的自夸说,自己六七个月还不会说话时,就已经能认字了。就是天生的读书热情。后来学问越来越高,读书的瘾头也越来越大。经常是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彻夜苦读,而且边读还边念,以至到了“口舌生疮”的地步。容貌也是“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简直读到憔悴。

这位大诗人通俗流畅的语言风格,不识字老太婆都能听懂的接地气诗风,就是这么读出来的。

李泌:我家是书城

唐朝谁读书最多?这个不好说。但要问盛唐年间,谁家藏书最多?恐怕没人敢和李泌抢,这位五岁就敢和宰相张说辩论的神童,唐肃宗李亨少年时朝夕相处的发小,家里也是图书成堆,从祖辈就热衷藏书,见到好书就砸钱买,到了他这一辈,更是埋头扎进去读。

家里的图书全让他用红白黄绿四种颜色标签分类标注,内容之丰富,把唐朝大文豪韩愈都看得流口水,直接一句名诗咏叹: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那这三万轴的书,李泌读了多少?最验证他读书成果的,就是他后半生的叱咤风云:安史之乱临头,原是闲云野鹤的李泌慷慨赴国难,穿越重重封锁线来到唐肃宗身边,淡定为唐肃宗制定平叛战略,果然立竿见影。

多年后唐朝国事维艰,强敌吐蕃步步侵扰,又是年迈的李泌再次冷静筹谋,送上“困蕃之策”,再度以深谋远虑的筹谋与精准出手,迅速破解困局

杨继盛:奔跑取暖法

明代官员苦出身者多,爱读书的杨继盛,堪称相当苦的一位,出身西北农家的他,早年曾是苦命放牛娃,硬是凭着刻苦的读书精神,在竞争激烈的明朝科考里一步步考上来。

以他自己回忆,当年他是穷秀才时,冬天寄居在寺庙里苦读。每天夜里都要读到半夜三更,而且因为深夜太寒冷,连腿肚子都要冻转筋。每到这个时候,杨继盛就会起身绕着房间快步走,边快走边继续读,直到浑身冒汗。就是靠这特殊取暖法,他成功科场登第,一度官至给事中。

后来看不惯明朝腐败的他,愤然弹劾严嵩,为此在牢狱里受尽酷刑,以至于皮肉都被打烂,却依然朗声大笑。苦读岁月带给他的不只是金榜题名的荣耀,更有铮铮铁骨。 摘自我们爱历史微信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