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育见新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同心同向共出彩
幸福培育 培育幸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同心同向共出彩

本报记者 龙雨晴

他们是二七教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们的人生中都有那么一段记忆,是行进在二七教育的变化之中。他们用最明亮的眼睛,最真切的感受,最真实的记录,见证着二七教育愈来愈向上,愈来愈出彩。

春风化雨 爱润桃李

刘媛媛 建新街小学教师

心声:像我这样的二七教育人有很多,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让“二七教育更辉煌”,让孩子明天更灿烂。

得益于二七教育的飞速发展平台和建新街小学行知教育的激励引领,从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在二七教育的沃土中,不断进取,课改创新,力争在二七教坛上为人生写下精彩的一笔。

刚参加工作不久,我就积极响应二七区教体局和学校的号召,申请到二七区最偏远的马寨镇支教,为教育的均衡发展奉献力量。从班级文化建设,到黑板报评比,从校冬季趣味运动会,到中心校、区运动会,从元旦画展,到六一剪纸作品展出,从“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行”,到集体参加全国普法知识竞赛,从“华罗庚数学金杯赛”,到第三届网络作文大赛……到处都留下了我与学生交流的身影和前行的足迹。支教一年,我跑过的总路程达1万多公里,著文百篇。

历年来,二七教育人才辈出,有着六十二年深厚文化积淀的建新街小学,更是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能行、善知、会创新”的教育人。我作为二七教育人的一员,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指导的作品《肚子里的小精灵》获电脑动画二等奖;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二等奖,多篇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参与了北师大教授、著名教育专家裴娣娜主持的国家社科重点课题“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并圆满结题,课例《我最好的老师》获全国二等奖;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科研成果一等奖;连续两次被评为二七名师;2017年被评为郑州市优秀班主任……一连串荣誉的取得,不仅是我努力的结果,也是二七教育辉煌发展的最好佐证。

精神沃土 迷人魅力

谷 帆 二七区多彩教育受益人

心声:我是建新街小学毕业的学生,我儿子也是从这儿毕业的,现在,我的孙子也在这里接受教育。二七教育,不仅是郑州教育发展的一张名片,更是二七人健康快乐成长的精神沃土。

一家几代住在二七、长在二七的人不少,毕业于二七区建新街小学的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我的孙子目前就读于二七区建新街小学二年级四班。

为什么会一直选择住在二七,接受二七教育?二七区可是郑州市永远的“市中心”。每次有亲戚朋友来,我都会带他们登上二七纪念塔,了解二七发展史,俯瞰郑州全貌,感觉特别自豪。再说二七的教育,这里二十多年前每个班里就有了闭路电视,到后来的班班通,再到现在的郑州市小学首家Pad班,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在省内外都非常有名。今年五月,建新街小学还代表全国小学,迎接了2018柬埔寨教师数字信息化培训班的实地观摩。

每次问我的孙子:“喜欢在建新街小学上学吗?”他总是一脸认真地回答:“喜欢,我喜欢我们班的马老师和同学们。还喜欢这里的科学实验课和动漫节。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神奇的化学家。”

和我一样,有不少已经毕业的学生们会通过学校的网站和新闻媒体,关注学校的发展,每次看到母校有什么新的活动,都会无比羡慕地表示:“真想再回到母校重新上小学,享受这里的Pad教学和动漫氛围。”

探索引导 实践育人

陈亮 幸福路小学教师

心声:在二七,教无定法,教师的思维和教学方式呈现出多样化。我相信,在二七区多彩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会继续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二七教育的明天更美好。

2003年,我参加工作,走上三尺讲台。任教初期,教师是课堂的主体,随后,课改开展得风生水起,以老师为中心也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自此,学生成为课堂关注的焦点。

作为教师,对二七区教育的改变深有感触。一开始,我们写教案,最常用的语句就是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使学生学习什么内容等,而课改的深入,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老师的身份则变为引导者、探索者。教师的思维和教学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各个学科之间也开始了一些融合,比如语文课会渗透有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数学课与劳动实践的融合,而且还增加了与学生之间互动、讨论,学生在课堂上也更加主动、活跃。

教学方式的改变,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课余时间,我加强学习,给自己“充电”,参考相关书籍,订一些相关学科杂志,进行自我提升。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师培养活动。

如今,跟随二七区教育发展的脚步,我开始注重实践教育,比如在教千米时,我会带学生走出校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学生实际走一千米,通过脚步的丈量,对千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日新又新 未来已来

崔兰圃 幸福路小学原校长

心声:正是改革,让教育有了更好的出路。

改革开放40年来,二七区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9年我从事教育事业,当时,二七区乃至整个河南的教育资源还很匮乏,正是改革,让教育有了更好的出路。

在改革浪潮中,大家都积极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争当弄潮人,不当观潮派,教学、课堂改革大刀阔斧的进行着。1989年,我担任幸福路小学校长,促进改革,责无旁贷。

结合当时改革的方向,我提出科学的学校管理,愉快的课堂教学,多彩的课余活动,优美的育人环境,引导教师探索实践,将改革落实到学校发展之中,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荣誉也接踵而至。

过去,是以教师为主导,这符合当时的教育阶段。老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记。后来,我们的课堂逐渐活跃,开始尝试学生试讲,学生、教师一起讨论。

在二七区教育发展初期,升学率是家长和学校都关心的话题。随着改革的深入,二七区教育水平逐渐提高,教师培养也跃然纸上。教师进行培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校内、教师之间开始流行师徒结对提升,公开课评比等,一番热闹景象。这些变化,都为二七区今天以及未来的教育再发展提供了基础。

优质学堂 优秀学子

霍苏亚 马寨一中学生家长

心声:在二七,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际化教学。

二七区教育的进步,在孩子身上有着明显的体现。孩子性格更加活泼,能够主动学习,而且在老师的培育下,懂得感恩,热爱劳动,可以说是正在全面发展,各方面都表现得更加优秀。 这些,得益于二七区教育改革,得益于教学理念的转变。

作为家长,我真切感受到了学校在二七区教体局指引下的快速发展。近几年,马寨一中完善了信息化教学设备,教师队伍日渐壮大,其中,不少年轻教师的到来,不仅让学校教师队伍拥有了年轻血液,也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另外,教师教学能力究竟如何?课堂氛围怎样?家长还能亲自去听课了解。该校给予家长可以随时随堂听课的特权,我去听过几位教师的课,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孩子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汲取知识。

教师培养也是重点,马寨一中每周都有教师培训,因此,教学能力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学校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孩子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我也愿意把孩子放心地交给学校。如今,二七区不少学校都在布局国际化教育,引进国际交流生和外教,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马寨一中的国际化也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际化教学。根据目前学校的发展势头和二七区教体局的支持力度,可以预见,未来,马寨一中将会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空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