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育见新时代 上一版3
匠心逐梦有新天
让多彩艺术成为育人“基因”
特色育人路 铺就成长大舞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特色育人路 铺就成长大舞台

职业教育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要保障,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助力,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职教路程硕果累累,不仅在常规职教课程中广受好评,还探索出一条技能竞赛、校企合作、职业素养培育相辅相成的创新特色育人路。

技能竞赛展风采

从2008年到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有教育业内人士评价说:技能竞赛为职教学子赢得了尊重、拓展了空间,对中职教育教学影响深远。

作为我省职业教育名校,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自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之初便率先参赛,在连续 11年参加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0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1项,竞赛成绩斐然,为河南省职业教育赢得了荣誉。而今,学校以技能大赛和技能教学为抓手,推进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坚持“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思路,有效地促进了办学质量的提升。

“技能大赛对中职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技能大赛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改进了技能教学方法,提高了技能教学效果。在连续参加技能大赛的这11年中,我校涌现出一批省级技能名师,建设了名工作室。此外,技能大赛还正在转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已经初步形成了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人才观和教育观,为学生创业就业奠定了新的培养模式。”

职业素养育未来

大国工匠需要“德技并重”, 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社会培养输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深谙于此的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早已将职业素养课程纳入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该校的职业素养课程中,每个学生都是“准职业人”:这位“董事长”或许会遇到制定集团发展规划的问题,那位“外宣部长”会遇到如何广而告之集团形象的问题,“财务总监”会遇到公司财务报表的问题……“职业素养课完全颠覆了我对课程的认知。”去年入校的尹浩宇告诉记者,他完全被课程的无限魅力征服了。

据介绍,该校使用的职业素养课程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教练技术、教育理念的运用和呈现。一、二年级分别完成成长导航、形象与礼仪、时间伴我行、共同创造价值和团队合作5门课程,三年级前半学期完成2门课程开发。课堂上,学生占据主动性,角色体验不亦乐乎,老师则负责点拨、引导。而不少老师表示:上一堂职业素养课比上一堂专业课还累。职业素养课程不仅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锻炼了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教师团队,老师不断探索,学生更加喜欢。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在技能竞赛、校企合作、职业素养培育“三驾马车”的拉动下,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正以文化育人、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宜居宜学的美丽姿态绽放于职业教育的绚烂舞台。 龙雨晴

校企合作入佳境

刘文龙是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2016届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机缘巧合之下,他成了学校机电专业老师李良工作室的一员。在李良工作室,刘文龙收获良多。“我学到了很多专业课上学不到的知识。”刘文龙说,“除了学到基础技能,还跟着老师一起做项目,积累了许多实操经验。”

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像李良工作室这样的创新创业平台共9个,这是该校校企合作的缩影。

据了解,在郑州市电工电子行业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推动下,该校广泛开展深入而有效的校企合作项目,先后建设了实习工厂、创客基地、名师工作室、订单培养班等合作平台,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养、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

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校企合作已渐入佳境,先后已与格力空调、海马汽车、海尔集团、法国施耐德(中国)等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师资、人才培养计划,累计为本地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近一万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无疑走在了前列。据悉,下一步,该校将继续扩大深化与国外名校、名企合作办学,推动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为郑州经济文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实战型”人才。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