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朵芙蕖(国画) 吴 刚
陈汤的不朽名言
刈 包
隔篱呼取尽余杯
《教养的秘密》 没有难教的孩子 只有不懂的家长
母爱(摄影) 苗 青
父亲的黄岗镇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隔篱呼取尽余杯

♣ 曹春雷

曾独自徒步旅行。有一天傍晚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又累又饿时,被一户淳朴的农人邀去,与一家人共进晚餐。饭桌摆在院子里,一圈篱笆,花香阵阵。主人倒上了酒。他还喊来邻家的一位老伯,三人共饮。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我不知道他读没读过杜甫的这首《客至》。但这位善良的农人,用自己的热情诠释了这句诗。

那一夜,篱笆墙让我想起故乡来。我小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篱笆墙。

篱笆,是最柔软的墙。不挡风不挡雨,也不挡人的目光,篱笆内的花儿若开得好,街上路过的人就凑在篱边看,顺便送上几句赞美,不管主人在不在。挡不住一只鸡,扑棱棱一扇翅膀,就能飞过去了。就算是笨拙的鸭子,也能从篱间的缝隙里,摇摇摆摆地挤出去。更挡不了贼,一抬腿就能跳过去。篱笆的存在,只是一种默无声的宣示:这圈起来的地方,是我的。仅此而已。

篱笆安安静静站在那里,更多的是一种邀请的姿势。街上路过的人,口渴了,不要紧,从篱笆门直接进去就是了,大黄狗汪汪一下向主人通报,屋内的主人就会笑呵呵迎出来,喝水?好,咱有好茶,喝一壶。如是夏天,就在石榴树下,或者柿子树下,或者别的什么树下,摆上一张小方桌,相对而坐,慢慢喝。树荫下,凉快。

两家相邻,有的共用一个篱笆。夏日的傍晚,两家都在院内吃。这家吃啥,那家吃啥,都看得清。这家有了新鲜菜,譬如说做了野菜,主妇就会喊那一家的主妇,拿碗到篱前来,然后拨一些给她。

两家的男人喝酒,在篱笆两旁举杯,抿一口?抿一口!干了?干!有篱笆的年代里,村人喝的酒大都是老白干,地瓜干酿的,或高粱酿的。有的是自家酿的,也有的是到村里的小卖部用粮食换的。菜也不是什么好菜,土豆、茄子、白菜之类的,家常菜。

有时,这家的男人端了酒杯,出了篱笆门,到那家去。坐下,面对面喝。山南海北,谈天说地。一瓶酒见了底。还想喝?不行。女主人早把剩下的酒藏起来了。俩男人好声好语:再喝一点?不行。答得很干脆。篱笆那边的女主人也声援:一点儿也不能让他俩再喝了。喝多了猫尿,地里的草也不锄了,啥也不干了……

但这家的男人趁女主人出去喂猪、喂羊,或者干别的什么时,偷偷将女人藏的酒找出来,各倒上一杯。大口喝,女人再进来时,早已喝尽了,然后像没事人一样,可又忍不住,就笑。

那时候,邻人们你来我往,感情醇厚得就像那杯中的酒。后来,高高的砖墙渐渐替代了篱笆,这种酒饭往来慢慢就少了。

篱笆,真的让人想念。让人想念的,不只是篱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