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亚洲 每当陪老伴看液晶大彩电,看到她被电视里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或眉飞色舞的样子时,我的思绪不禁拉回到我家电视机从“小英寸”到“大屏幕”的那段生活经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买电视机是多少人的奢望和梦想啊!记得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我在驻郑空军航空兵某师服役,组织上把我调至河南商丘空军某场站通信队工作。由于地处偏僻农村,且交通不便,文化生活十分缺乏,我的爱人和孩子又刚随军,想娱乐没处去。一天,我的一位战友乐呵呵地来到我家,神秘地告诉我,他有“路子”可以买到彩色电视机。 那时,彩电是家中一件大电器,想买极为不易。我买的这台电视机,还有一个小插曲呢—— 我在部队的月工资160多元,爱人在军队小工厂每月只有30多元,一来要用这微薄收入维持一家吃穿,二来当时所有商品都凭票供应:扯布要布票,购粮要粮票,买油要油票,甚至连买皮鞋还要工业券。为了尽快凑够买彩电的钱,爱人把平时省吃俭用所有积蓄全拿出来还差100元。最后,这位战友得知后,主动把钱借给我。次日,我和战友各买一台14英寸彩电,花了1050元。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家,两口子一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 虽然电视机买回来了,但部队驻在偏僻农村,电视信号弱,电视天线需要架在室外高处看起来画面才清晰。通信队修理所的王技师从小在林区长大,爬树是一把好手。只见他把一根长绳拴在腰间,把鞋一脱,双手抱住树身,双脚用力蹬着向上攀,像猴子一样,很快爬到了七八米高的树上,稳稳地坐于树杈。然后,他用绳子把电视天线吊上去,固定在大树顶端,就着手调试。 顿时,电视机里悠扬悦耳的歌曲旋律飞出窗外,荡漾在营房家属区上空。我的爱人从小爱好文艺,她高兴地随着电视机里播放的音乐节拍哼唱,并麻利地捅开煤火炒花生。不一会儿,她把香喷喷的花生“哗啦”一声撒开在桌上,让我的战友们边吃边欣赏电视节目。当时,在整个营区家属院里还没有彩电,因此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许多随军家属纷纷来我家观看,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那时,正在热播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左邻右舍的孩子也纷纷前来观看,把我家挤得水泄不通,家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孩子们每次看完在回家的路上,仍余兴未消地谈论着电视剧里的精彩片段,手舞足蹈地学着武打动作,哼哼唧唧地模仿着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好日子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1994年,单位福利分房,我分到了一套大房子,仅客厅就有近30平方米。我花6000多元,把家里用了十多年的“小英寸”,换成了一台 29英寸的彩电放于客厅。 那时,二女儿还在襁褓里,我和爱人都要上班,我就专程把岳父母从江苏启东老家接来郑州,老两口每天忙完家务,就肩并肩坐在一起乐呵呵地收看电视节目。 因岳母既不识字,也不会说普通话,听不懂电视节目里的人说话,所以看电视时,我岳父就自告奋勇地当起了“翻译”,用家乡方言一句一句地讲给岳母听。有一次,岳母被电视里的剧情深深感动,竟然掏出手帕抹起了眼泪……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人们的收入也跟着改革步伐在递增。一晃到了2012年,我还在看这台“老”彩电。大女儿每次回家,吵着让我把老掉牙的电视机换掉。可我总是舍不得,因为这台电视机用了近20年,从来没有出现过故障,操作也简便,十分耐用。想到过去看黑白电视时,还得串门看呢! 可女儿一直嘟囔催促,就与爱人咬咬牙,取出平时积攒的存款,买回了一台49英寸的液晶大彩电。它不像原来那样长着笨重的“大脑袋”,而是款式流行、超薄,放置在客厅里显得十分气派,打开顿时觉得像进了影院。它装进了大千世界,加之画面五颜六色,清晰度高,可以用遥控器收到近百个频道,想看啥就选啥,看着心里别提有多惬意。 现在悄然进入百姓家的电视真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国家发展变迁和个人家庭命运紧密相连,我家的“电视变迁曲”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大脑袋”到超薄型,从接收无线信号到有线电视,后来又到数字电视、无线联网WiFi电视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难以预料,将来的电视机不知会变成啥样呢……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