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传递奉献和坚守的力量
河南加大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财政投入
“铁饭碗”不再“铁” “造饭碗”成风尚
以实实在在行动 解决百姓关切
27种病可申请 门诊慢性病医保
郑州综合竞争力稳居 区域金融中心“第一方阵”
检察机关“一二三四”工作法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大众创业扶持 项目开始申报
我省主要食品价格稳中有落
中央扫黑除恶 第6督导组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铁饭碗”不再“铁” “造饭碗”成风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主体性越来越强,选择面越来越宽。

本报记者 王 红 文 丁友明 图

40年前,找个“铁饭碗”,几乎是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40年后,越来越多人放弃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稳定工作,投身自由择业的海洋中劈波斩浪,追逐梦想。

从“统包统配”到自由择业

“40年前,人们根本没有自主择业、自主就业的概念,在乡村,青年们大多没想过离开土地,人们都觉得守着田、种好地就是一辈子;而城里的青年,就业也无非是两种途径,要么‘接班’上岗,要么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71岁的“老郑州”郭先生多年从事劳动就业工作,谈起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就业观念、就业状况的变迁,感慨良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统包统配’,也就是国家根据计划和需要统一安排就业,人们多重政工轻农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青年就业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时青年人在评价职业时看中的是社会地位、社会意义,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反而排在后面。”郭先生表示,随着时代发展,固定工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养成了职工的“铁饭碗”意识,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改变这一弊端,1986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国有企业劳动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决定改革企业用工制度,规定国有企业招工一律实行合同制。这一改革确定了企业用人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企业职工能进不能出的限制。

由于政策放宽,农村劳动力开始转向城镇。“那时有一个流行语叫‘民工潮’,形象地说明农村青年就业观念的改变。”郭先生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们从“扎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慢慢转型,希望毕业后到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年轻人中也开始有了“跳槽”。

千方百计增加城乡“饭碗”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民生才会逐步改善,社会才会安定。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郑州市始终把城乡居民的“饭碗”问题当作重中之重。

为了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郑州市广开渠道,针对不同的困难群体,开出不同的“药方”:

针对“4050”人员,大力开拓公益性岗位、提高再就业各项社保补贴;

针对高校毕业生,启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提高就业见习补贴,发放求职补贴;针对农村劳动力,启动“春风行动”,严打人力资源市场违规。

无论哪类就业群体,没有一技之长,就意味着就业难。为此,我市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环节:免费培训就业困难群体;鼓励职业技能院校定向培训;农村劳动力享受职业技能培训“一条龙”,不断提高求职者的就业技能……

有的放矢的就业扶持政策,有效促进了就业再就业。 (下转三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