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6版:菊花须插满头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热血书写生命歌
乐于奉献动中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乐于奉献动中原
——访离休职工左春秀

今年85岁的左春秀是郑州铁路局郑州火车站的离休职工,也是一名有着67年党龄的老党员。“我是从革命老区走出来的,12岁当儿童团团长,15岁跟随组织南下,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到郑州铁路局工作。”左春秀说,自己亲眼见证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如今的繁荣昌盛,也亲眼看着郑州从一片泥巴地到如今高楼林立,所以她对于生活、工作始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

根据左春秀的回忆,上世纪50年代,郑州火车站只有四五间瓦房,没有候车室,没有硬化路面,一下雨就是一片泥泞。“那时整个城市楼房、硬化路面都很少,像陇海路、一马路都是土路,我们都习惯了下雨天出门两脚泥。” 左春秀说,当时郑州火车站只有8股道,每天只有6趟列车,还坐不满,就连春节运输和平时相比也没多出太多人。“那时出个门不容易,从郑州到开封坐火车要两个小时。”左春秀说,火车站没有候车室,雨雪天气也要露天站着候车,后来搭了风雨棚,还是没有座位。

当时的郑州铁路,大到钢轨小到道钉都是舶来品,作业全靠人工,机器都很少见,“国家不强大,处处受制于人啊”。1956年5月13日,郑州火车站新站建成使用。“车站是由苏联人帮助设计建设的,真让我们这些职工大开眼界。”左春秀感叹地说。车站变大了,火车也慢慢变多了。到上世纪60年代,郑州火车站一天到发列车增加到了30多趟,乘客数量也有了小幅增加。“直到‘文革’后期,出行的人数才慢慢增加,候车厅里黑压压的全是返乡过年的人,大多数都是知青。”左春秀回忆说。

改革开放以后,坐火车的人越来越多。 “上世纪80年代春运压力就上来了,每列火车都超员,车厢里人太多,车门关不上是常事。最后上车的旅客会让客运员帮忙,客运员使劲儿朝他踹上一脚,再把车门关上,被踹上车的旅客还会很真诚地道谢。”左春秀回忆说。

上世纪90年代,务工热潮涌现,“人多”“一票难求”成了铁路春运的标签。“站前广场上不夸张地说,人多得基本没有下脚的地方。旅客最多的时候堵住了进站口的通道,有票的旅客也进不了站,我们每两分钟就要去进站口清一回通道。排一天队买到车票的旅客,都觉得自己像中了大奖一样,那个时候民航公路都不发达,买不到火车票的人,就不能回家过年了。”

1993年,左春秀离休了,但是她不想离开正在蓬勃发展的铁路事业,还想继续为铁路做点事。“像我这样一个出生在河北小山村的女性,要不是共产党和新中国,我怎么可能会走的出来,怎么可能会有自己的事业?人要懂得感恩,我热爱铁路事业,车站各个岗位我都干了个遍,即使退休了,我觉得自己还有能力和热情为车站为旅客继续做贡献。”

离休当年,左春秀成立了老年义务服务队。服务队协助站区工作人员维持秩序、做三品检查,为有需要的旅客答疑解惑、退换车票、送热水。从此,郑州火车站多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旅客途中多了一个温馨的驿站。

在左春秀的努力下,先后有150多名老同志加入了她的老年义务服务队。25年里,她累计帮助旅客解决各类难题6万多个,志愿服务总时长达2.6万余小时,被受助旅客亲切地称为“左奶奶”。老年义务服务队被河南省命名为“老年雷锋团”,左春秀本人还当选了2012“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因为伤病行走不便,左春秀已经告别志愿服务岗位近两年,如今正在毗邻郑州火车站西广场的郑大五附院接受住院治疗。“我刚来郑州的时候,这一片全是庄稼地、荒地,现在已经是高楼林立,都是我们郑州人一砖一瓦,从无到有建设起来的。”左春秀说,她为自己生长在这个时代而感到幸运,也深切地知道这一切多么来之不易,“我呢,能发一点热就发一点热,这是惜福。”

本报记者 聂春洁 文 李焱 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