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二七多举措挖掘党建“新内涵”
新郑着力提升纪检干部素能
港区开展廉政戏曲巡演
民俗馆里找“记忆”
金秋收获季 新郑“丰收”忙
东区智慧岛项目再“扩容”
荥阳今起开罚货车抛撒遗漏
点亮坏路灯 居民心里暖
小手描绘新家园
“食药安全大讲堂”走进惠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印记
民俗馆里找“记忆”

本报讯(记者 郑磊 通讯员 岳永溆 文/图)用于灌溉的农具水车、带有辘轳的水井、麦场边石磨以及大小不同的秤杆秤砣……昨日上午,新郑千稼集街区,一处民俗馆内摆放着传统民间生活用具,从桌椅板凳、婚丧嫁娶用具到众多的农耕工具一应俱全。

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对一楼大厅的是一个来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用灌溉农具水车;水车旁边是一口带有辘轳的水井,辘轳绳上系着一只木桶,水车西边是当时农村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石磨……展馆的二楼和三楼是其他不同时期的农用器具。

据民俗馆初创人孙风辰介绍,他是来自新密市的农民,平时喜欢旧物收藏。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机械,那些老祖宗赖以生存的农具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看到这些农具被遗弃感到十分可惜,就下意识地进行收集。”孙风辰说,自己一年前偶然认识了合作伙伴——今年56岁的湖北农民米朝舟,共同的民俗收藏爱好使得他们一拍即合,于是两人便将各自收集来的一万多件老民用器具集中到一起开办了这座民俗馆。

本报讯(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马英 文/图)昨日上午,管城区城东路街道办事处开展“伟大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活动。展出120余件旧物品,用老物件情景再现“那些年”的生活记忆。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组织大家把各自“压箱底”的“陈年古董”,凑在一起,集中展现和见证过去的美好时光。大家用120余件老物件情景再现了“那些年”的生活记忆。在展出现场,具有年代感的收音机、铜质烟袋、暖水瓶、大茶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毛主席语录、连环画(小人书),具有时代特色的煤票、粮票、邮票等精美的物品摆满展台,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人员前来观赏,大家边看边交流,现场满满的都是对旧时光的回忆。

看到BP机、大哥大的时候,感慨颇深,激动地回忆着它们曾是那个年代先进的通信工具,又与现在多功能手机相比较,大家亲身体会到技术改革带来的方便与快捷。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发生的伟大变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股强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油然而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