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二七多举措挖掘党建“新内涵”
新郑着力提升纪检干部素能
港区开展廉政戏曲巡演
民俗馆里找“记忆”
金秋收获季 新郑“丰收”忙
东区智慧岛项目再“扩容”
荥阳今起开罚货车抛撒遗漏
点亮坏路灯 居民心里暖
小手描绘新家园
“食药安全大讲堂”走进惠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秋收获季 新郑“丰收”忙

本报讯(记者 张立)昨日上午,新郑市召开表彰大会,总结表彰筹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全国戏曲进乡村工作经验交流会三项工作。

会上宣读了省农业厅、文化厅的感谢信和表彰通报,并举行颁奖仪式。短短一个月时间,新郑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三项省级以上重大活动,在新郑发展历史上尚无前例。作为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今秋新郑,风景亮丽。

秋日阳光下,黄帝故里景区南侧的接旨亭古朴厚重,家住老城东关的王栓宝坐在亭下,手拉二胡,一曲《二泉映月》委婉悠扬,穿过围看人群和绿地,飘向远方。

这里曾是新郑市老城区,曾经杂乱破旧,现在已变成以黄帝故里景区为中心的仿古建筑和绿地游园分布区,是新郑市民的城市会客厅。为提升城市品质,新郑市统筹城市建设提质与文明城市创建两项工作。为完善老城功能,在城市建设上坚持做减法,整理土地不再出让,全部用于绿地、游园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疏解腾退150亩建设用地。

在新郑新区建设中,高标准设计、开发、建设国际酒店、高端商业综合体、城市公园。在紧邻郑州市区的龙湖镇,会展中心、华南城九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着力打造生态宜居高端城区,目前已拓展城市空间150平方公里。

在新郑,无论是景区游园,还是社区楼院、田间地头,聚在一起,唱几嗓子的票友随处可见。“每天不喊几段,就好像少点啥。”今年68岁的冯喜才是新郑梨河镇七里堂村的村民,在新郑市组织的农村戏曲爱好者培训班多年练习,唱扮老生,有腔有调,有板有眼。

冯老汉的“成长”,是由于新郑市“戏曲进乡村·欢乐进万家”文化惠民工程。该市在送戏时,不仅“政府定”,还让“百姓点”,并于2002年实行“政府买单,群众看戏”,连续16年持续不断,逐年增加演出场次,目前已增至每年300场。2015年以来,市财政总计投入演出经费900余万元、购买演出2114场,每个行政村每年至少2场戏。今年又增加投资8亿元,全面启动市级综合文化艺术中心、图书档案方志馆等大型文化设施项目建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