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国古代“快递”什么样
拾馒头的父亲
冬是薄情,亦是深情
千年前的 聚会规则
贾平凹:云上月明
为人与为文
妙用隔夜茶
心脏的求救信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人与为文

林语堂

文字不好无妨,人不可不做好。这样说来,文人还做得吗?所以我向来不劝人做文人,只要做人便是。

颜之推《家训》中说过:“但成学士,亦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你们要明白,不做文人,还可以做人,一做文人,做人就不甚容易。如果不做文人,而可以做人,也算不愧父母之养育师傅之教训,子夏所谓贤与不贤,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一交一,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行字重要在文字之上。

文做不好有什么要紧?人却不可不做好。我想行字是第一,文字在其次。行如吃饭,文如吃点心。单吃点心,不吃饭是不行的。现代人的毛病就是把点心当饭吃,文章非常庄重,而行为非常幽默。把一切当儿戏。我主张应当反过来,做人应该规矩一点,而行文不妨放逸些。

文学不应该过于严肃枯燥,过于严肃无味,人家就看不下去。因为文学像点心,不妨精雅一点,技巧一点。做人道理却应该认清。

但是在下还有一句话。我劝诸位不要做文人,因为做文人非遭同行臭骂不可,但是有人性好文学,总要舞弄文墨。

既做文人,就只有一道:就是带一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份自会高。

要有点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份。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的文,独往独来,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袁中郎说得好:“物之传者必以质,(质就是诚实,不空疏,有自己的见地,这是由思与学炼来的。)文之不传,非不工也。树之不实,非无花叶也。人之不泽,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一人必有一人忠实的思想骨干,文字辞藻都是余事。)行世者必真,悦俗者必媚,真久必见,媚久必厌,自然之理也。”

这样就同时可以做文人,也可以做人。

摘自《广州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