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讯(郑报融媒记者 石闯)12月16日的南阳,寒风瑟瑟,比往日多了一份庄严肃穆。前一日,经过数个小时的奔波跋涉,二月河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南阳,只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回到那个温暖朴素的小院,而是安静地躺在了冰冷的南阳市殡仪馆内。 16日上午8时许,郑报融媒记者来到南阳殡仪馆,二月河的灵堂早已布置完毕。“沉痛悼念凌解放同志”的黑色横幅庄严肃穆,“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的挽联分挂在灵堂两侧,门外两侧摆满了悼念的花圈。两天来,前来悼念的二月河生前战友、同学、朋友及市民、读者络绎不绝,大家心情沉痛,含泪与二月河行礼告别。 “昨天儿子告诉我他病逝的消息,我非常吃惊,他才73岁,没想到走得这么快。”72岁的安先生,是二月河的战友,回忆起以前在部队的日子,他历历在目,“我们一起入伍,他比我早退伍一年。在部队时,他待人和善,很容易接触,我们互帮互助。他在部队宣传口,非常勤奋,平时最喜欢读书。”如何评价战友二月河的一生?他说了四个字,“不失本色。” “他写《康熙大帝》那会儿,我们是邻居,他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次,外面的阳光很好,我看见他上面穿个很厚的棉袄,脚下穿了双拖鞋,就出来了。一看见太阳很高,就把棉袄披在头上,看样子好久没出来过了。”二月河的老邻居岳先生向记者回忆起以前的往事,无限感慨,“这都是30多年前的事儿了,没想到他走得这么突然,令人抱憾。” “我是昨天从微信朋友圈看到二月河去世的消息,刚开始一直不敢相信。我是先生的读者和粉丝,从小学时就听老师说过二月河是我们南阳的名人。”32岁的市民史先生表示, 18岁那年,因为看了《雍正王朝》电视剧,第一次主动阅读先生的《雍正皇帝》原著。之后,他便把先生的“帝王”三部曲全部都读了,更认为二月河是南阳当之无愧的骄傲。 “我住在南阳城北,距这边大概有四五十里路。”史先生说,他和家人为此转了2趟公交才到殡仪馆,因为得知二月河的追悼会定在19日,“我到时可能没办法过来了,今天特意过来送先生一程,表达内心的敬仰和痛惜。”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