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质”“量”齐驱助发展
职教花开别样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职教花开别样红
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的学生专心进行主板维修
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学生在实训教室操作设备

本报记者 禹萌萌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连年提高、新兴专业不断增加、校企合作模式更多……改革开放以来,郑州职业教育不断在创新中寻求发展。82所中等职业学校,3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5所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校,13所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校,17个专业大类132个专业,449个专业点,19万在校生,9000教职工。如今,郑州已形成规模较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具备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

普职融通树品牌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普通高中就是升学教育,职业学校就是就业教育。长久以来,二者泾渭分明,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但是在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该校以普职融通为切入点,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抓手,积极推进普职合一的综合高中办学模式,致力于做有未来的教育。“激发活力、提高效率;规范管理、创新发展”,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努力让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学生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培养出一批批既具有高中文化基础又有一技之长的合格人才。

普职融通到底是如何融通呢?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韦艳春介绍,学校实行“二一分段,高二分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入校后,统一办理高中学籍,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上学期在统一学习国家普通高中课程的基础上,植入职业课程;学生在高二学业水平结业后实行分流,自主选择发展途径。成绩好、有意愿升入综合性大学的同学,集中学习普通高中课程,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但有一技之长,又想升学的同学,转向技能班,通过一年强化技能学习,参加对口升学、对口单招等,即“文化+技能”的考试;无意升学的学生,通过一年技能学习,考取专业技能合格证,直接就业。

几年来,为了使普职融通课程真正适应学生的多元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不断调整专业设置。“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从之前较单一的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维修、电脑美术设计等专业,不断增加到最多时达到13个与信息技术教育有关的专业。”韦艳春表示,学校不断优化办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017年,选派动漫专业部分学生到苏州伊恩动漫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跟岗实训;2018年12月,选派工业机器人专业32名学生和专业课老师到常州奥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为期2周的学徒制实训……在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一波波的学生到企业里实操实练,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校企合作显特色

10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1所现代学校制度试点单位,8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56个校内实训基地,13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年来,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16字方针,郑州市基本形成了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持续增强。

在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看来,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内容,学生的基础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校负责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生的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由企业安排,毕业后企业择优录用学生到合作企业或相关企业就业,确保学生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标准达到‘零’距离对接。”该校校长李京辉介绍,截至目前,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一共与8家企业建立了“新大陆物联网班”“华豫兄弟班”“昭元班”等共14个校企合作冠名班。

艺术设计系的所有专业教师,分批次到合作企业河南华豫兄弟动画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让他们了解动画产业的现状和趋势,见识最新的动漫产品制作技术和工艺。除了让学生们走进企业,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还举行了一系列教师进企业实践活动,除了提升专业技能外,还注重锻炼老师的企业实操能力,了解企业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打造新型“创客基地”是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的另一特色。在该校的建设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展示中心,学生充当售后和维修工作;在平面设计创客基地和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学校提供场地、设备、人员,企业投入经营、管理,让专业对接市场、让学生面对客户,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中,让学生在真实商业环境的激励下由内而外地产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李京辉如是说。

内涵发展重品质

2017年,郑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总投入达17.69亿元,其中,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13亿元。目前,我市中职学校现有专业点449个,包括信息技术、教育、财经商贸、加工制造等17个专业大类132个专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建设了专业技能工作室30个、拟重点建设专业30个、省级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19个。

郑州市中职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契机,完善国赛、省赛、市赛、校赛四级竞赛体系,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1994年起,郑州市已坚持举办了24届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开创了“5+1”综合职业技能竞赛制度。2018年,郑州市11所中等职业学校的66名选手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在23个国赛项目中,斩获7金15银12铜。2012年以来,在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中,郑州市共获得一等奖29个、二等奖58个、三等奖94个,累计奖牌181枚,金牌及奖牌总数占全省半数以上,凸显了郑州职教特色与品牌。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学校软实力的重要途径。2018年4月26日,河南省中职教育课程联盟在郑州成立,这是中职学校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举措。

服务“中国制造2025”,对接“一带一路”,助推中原经济区发展……近年来,郑州市职业教育坚持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融合共进,在服务中求发展,各个职业学校紧贴地方需求培养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每年,数以万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