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学的文化符号
人人都听罗大佑
老人警惕“冬季病”
不全速奔跑的高角羚
从“麻烦地图”中找商机
冯友兰“吓跑”老师
负暄琐话
光吃素降不了三高
黄熙机智索字
神经疲倦会导致“大脑罢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熙机智索字

清朝年间,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到苏州,听说城北有座出名的狮林禅寺,而该寺后花园狮子林的假山盘旋曲折,于是就叫上几位翰林院学士以及状元黄熙陪驾,一群人前呼后拥去游玩。

到了寺中,乾隆见那里的假山峰回路转、重重叠叠,很有兴致。黄熙自小在狮子林长大,就自告奋勇当起临时 “导游”,向乾隆生动地讲解园内各处景致的特色所在。乾隆越听越高兴,越看越有趣。他带着众人穿过假山,在一个亭子坐下,便问亭子叫什么名字。黄熙说道:“这亭子尚未取名,请皇上为它起个名字吧! ”

乾隆命人拿过文房四宝,握笔想了一会儿,然后 “刷刷刷”写下三个字——真有趣。侍驾的几个翰林院学士看了这几个字,都觉俗气,但没人敢说破。黄熙也在心里想:我若指出“真有趣”的俗来,自己倒霉不说,也会让其他饱学之士下不来台,因为他们已经在翰林院当了多年学士,而我才初出茅庐;可若不指出,日后苏州人评论起亭子的名字由来,不仅会说皇上没水平,还会笑话他身边那么多所谓的能耐人都是草包。

该怎么办呢?黄熙灵机一动,“扑通”一声跪倒在乾隆面前,磕了一个响头,然后说:“臣见皇上刚才写‘真有趣’这几个字时笔笔银勾铁画、字字龙飞凤舞,尤其是中间的这个‘有’字,真是百媚千姿,臣喜爱得不得了。恳请皇上留下‘真趣’二字,把‘有’字赐给微臣!谢主隆恩! ”

乾隆是个一点就透的人。他一琢磨:黄熙要这“有”字做什么?再一琢磨,想明白了:“真有趣”大俗,而去掉“有”之后就变成大雅了。于是,他顺水推舟把“有”字赐给了黄熙。这样一来,“真有趣”就变成了“真趣”。而明眼人对比一看,都能看得出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事后,众人都赞黄熙机智。的确,若事发当时黄熙一看破就说破,道一句 “皇上,‘真有趣’太俗,臣建议您把‘有’字撤掉”,那么,乾隆的面子怎么挂得住?黄熙知道皇帝的面皮薄,但很聪明,所以含蓄地借着要字,只说破两分。如此一来,不仅乾隆的颜面保住了,黄熙的功劳有了,就连乾隆周围的饱学之士也都长出了一口气,简直是一举三得。 摘自《当代青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