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制度的逐步完善,随着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工正在以新的面貌走向世界。许多对技工操作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纷纷选择投入技工学习中,技工院校培训更加注重校企结合。尽管如此,实际生产中,仍然面临高级技术人才稀缺等问题,急需完善技工评价体系,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新型技能人才发展环境。
产业转型升级急需高技能人才,经济高质量发展呼唤高技能人才。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目前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总量的比例依然不高,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6%。从市场供需来看,近年来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水平,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达1000万人。高技能人才的长期短缺,已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瓶颈。
面对人才市场有巨大缺口的严峻形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光靠政策的支持恐怕还不够。培养高技能人才,还需多方协同发力。
社会有待摒弃对技术工人的刻板印象,提升对技工价值的尊重和认可。虽然诸如“企业高薪招不来技工”“高级技工年薪20万”等新闻频见报端,但遗憾的是,市场紧缺、国家鼓励,依旧未能改变人们不愿学技能、上技校的局面,有的甚至“宁愿送外卖也不去工厂”。培养高技能人才,关键要让社会认识到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尊重技术的价值,感受到技能人才的荣光,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学技能、当技工。
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还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员在实验室和车间的实践中学知识、学技术。院校应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了解技术需求,对接产业发展,科学设置专业,让学生出校门就能直接适应企业,缩短工学磨合期。如广东省创新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推动职业学院与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招生招工、送岗送学、双制培养,有效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
同时,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努力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招聘时重视能力、不唯学历,完善企业首席技师制度,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这样,才能真正让高技能人才有获得感,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 付 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