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代名相裴度
月上树梢头(摄影) 周文静
酸 菜
不留情面的批评家
春天的对话(油画) 左国顺
《汪曾祺全集》:深情记录一个时代
二月二 龙抬头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二月二 龙抬头

♣ 梁永刚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一个被人们极为看重的民间传统节日。传说,天上主管云雨的龙蛰伏了一冬天,这一天被春雷的轰隆声惊醒,抬头飞腾升天,行云布雨,迎接春天的到来。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民间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的民谚,为此这一天也叫“龙头节”,人们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正所谓“十里不同俗,三里改规矩”,过二月二各地都有不同的习俗,但剃头是“二月二”流传最广也是必不可少的节日习俗。正所谓“二月二,龙抬头,家家男子剃龙头”,人们认为,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理发会给一年带来好运。所以,不少人趁着“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讨吉利“剃龙头”。

除了理发,民间还有不少与二月二有关的习俗。一些地方在这一天把草木灰从大门外蜿蜒撒至灶房,然后围水缸一圈,谓之“引龙”。有的地方则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二月二这天早上,家庭主妇天不亮就要起床,手里掂着一根木棍敲打堂屋的梁头,用手掌拍打门头、木床、猪圈、鸡窝等,一边敲打一边祷告:二月二,敲梁头,大囤满,小囤流。二月二,拍门头,金子银子往下流。二月二,拍大床,蝎子不蜇俺的娘。二月二,拍鸡窝,俺的小鸡下蛋多……在这些妙趣横生朗朗上口的祈祷语中,夹杂着不少敲打或者拍打的动作,表达了农人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喜乐的美好愿望。二月二这天,为了表示对龙王的尊敬,家庭主妇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生怕不小心剪伤龙体。

在民间,广泛流传着一首关于二月二的歌谣,“二月二,春雨细洒贵如油;霹雳一声惊天地,金子银子往下流。”关于这首民谣,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传说很久以前,东海龙王只有三个儿子却没有女儿,总想有个公主。后来龙母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二月二这天生了个女儿。后来公主出海,与凡间一位农夫结下良缘。龙王听说龙母私自送公主出海与凡夫相配,气得火冒三丈,发誓不让女儿再回龙宫,也不许龙母去探望。龙母想念女儿,就在每年二月二女儿生日这一天,浮出海面痛哭一场,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泪珠变成了雨水。打这以后,人们就把二月二看作是老龙母抬头看女和降雨的日子。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我国的民俗尤其是节日习俗中,食俗占的分量很重。寻常的家常便饭,一旦和节日牵连起来,便去除了世俗,洗掉了平庸,摇身一变成为身价倍增富含寓意的节日食品。二月二也是如此,龙是民间最受尊崇的神灵之一,人们在二月二这天享用的珍馐美味,无不加上龙的头衔,沾有龙的气息,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煎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汤圆叫吃“龙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