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绿藤蔓蔓日盈空 (国画) 王学俊
霍山下的月光
我家的数字经济
字是书的花
“哈利·波特”英汉对照版: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
春日泛舟(国画) 吴 刚
蒸馒头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家的数字经济

♣ 孙道荣

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数字化了。

上大学的儿子,显然走在数字化的最前列。像很多年轻人一样,他早没有了钱包。他的所有财富都在他的手机里,只要带上手机,吃喝拉撒睡都能解决。有一天他跟我说,爸,月底没钱了,支援一下呗。我赶紧从皮夹里掏出几张百元大钞递给他。他瞥了一眼,说,你给我钞票干什么?现金用起来不方便,你微信或者支付宝转给我。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过年的时候,儿子不要压岁钱了,改要微信红包了。你给他1000元压岁钱,他没兴趣,但你在家庭群里发个几元钱的红包,他多半是第一个出手的,哪怕只抢到一毛钱,也比你给他张百元大钞兴奋得多。我有大大小小几个家人群,每个群里都有几个晚辈,一到节日,嚷着要长辈们发红包。一二十元,就能让家人群热闹好半天。以前,孩子都有个储蓄罐,这玩意现在的孩子恐怕早没有了,但其实他们在手机里也有个储蓄罐,五分两毛地往里面积攒着呢。硬币的叮当声清脆悦耳,有质感,数字也有这悦耳之声吗?

每到年关,大家不再忙着晒被子掸尘,而是晒支付宝账单,今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转账多少,一目了然。在我们家,支付宝账单排名第一的,不是儿子,更不是我,而是妻子。只有到了年底,我才能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剁手党。以前,总爱逛商场的妻子,不再爱逛了,而是改在了各大网购平台溜达,如果能将她在各个网购平台的痕迹连接起来,其总长度一定不亚于她往年在商场里穿梭的距离。光网购这一笔,就足够我瞠目。奇怪的是,那么一大笔数字,却没有多少心疼之感,以前,妻子看中了一件贵一点的衣服,我总是有点心疼口袋里的钱包,现在,妻子花了更多的钱去网上买一个新款包包,我却能做到心不惊肉不跳,无非是个数字嘛。数字真是一个上等的麻醉药,让人无感。

就连70多岁的岳父,也不甘落后,跟着时尚起来了。自从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又在儿子的帮助下绑定了一张银行卡,他去菜市场买菜,竟然也不带钱包了。买一斤猪肉,手机支付;来两根葱,也是手机支付。按他的说法,不找零,方便。家门口的小店,买包盐,手机支付;早上与岳母去小吃店吃两个包子一碗豆浆,还是手机支付。有次他在大街上遇见一个搞募捐的,扫了对方的二维码,捐了10元钱。

以前向人借钱,那是真金白银地借,现在,手机屏幕上一划拉,钱就借出去或者借进来了,连借条都不用打,有账单,有记录,有凭证呢。以前出人情,都是红包里塞现钞,有时为图吉利喜庆,还会特地跑银行换些簇新的钞票。现在,到了酒店门口,两个手机面对面地扫一扫,就完事了,还不用担心假钞。以前,不想赶的这个人情局,还可以推说在外地,或者太忙,难以亲临,现在,这都不是理由了,你人可以不到场,人情,那是可以也必须通过数字转过去的。

现在,我们家,工资是数字,房子的贷款也是数字,各种花销也统统只是数字。数字经济,真是深入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每一个角落。当然,我也明白,那数字绝不仅仅只是干巴巴的数字,它仍然是我们一家人的付出,及生活给予我们的回报,哪怕是小数点后面的那个数字,也必是汗水的凝聚。

改变我们的不是数字,只是人生的另一种计算方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