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走进“世外桃源”
依山傍水(国画) 曾国荣
藏书与散书
草色清浅
钱塘湖春行(书法) 冯世洋
遥寄远方 (外一首)
那些朴素的生活片段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那些朴素的生活片段

♣ 殷亚平

跟三五友人去听昆曲《牡丹亭》。“给我一小时,还你一千年”,听不懂多少唱词,只沉浸在昆曲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意境中,整个人随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故事起伏着。

从会馆出来,外面不知何时飘起了小雨。静夜街头,人影散落,忽然传来几声清脆的叫卖声。循声望去,只见街边一家卖香肠的店铺内,一个年轻父亲和两个六七岁的孩子笼在柔和灯光里。女孩裹一身碎花小旗袍,男孩着一件浅蓝色运动衫,各自踩了一只木制小方凳,调皮地趴在咖啡色柜台上,帮年轻父亲叫卖着。孩子只是觉得好玩吧,倒是他们脸上挂着的那抹天真无邪的笑,仿佛水洗过的天空,澄清空明得似乎要将人融化掉。

苏州的那个夏夜,那段老街,那场昆曲,还有那几许明灿灿的笑,就这样镌刻在了记忆中。

朋友在老家空旷院落里种了几棵木瓜树。城市生活寸土寸金,阳台上养几盆花草已是奢侈。木瓜树发芽了,木瓜树开了粉色花朵,木瓜树挂了椭圆形果子,朋友都会拍了照片分享过来,并信誓旦旦地说,一定把最大最美的一颗留我享用。听了她的承诺,仿佛木瓜的清香已经隔着手机屏幕传送过来。

转眼到了冬日,朋友忙我也忙,一直没有机会见面。下第一场冬雪的那个寒夜里,我独坐窗前,看窗外雪花飞舞,百无聊赖中想起旧事,便假意生气那个违了诺言的人。过了好大一会儿,不见朋友有什么动静。正疑惑间,瞥见手机屏幕亮了一下,只见一张木瓜的照片静静躺在天蓝色背景里。木瓜依然不失饱满模样,黄色果皮上还覆着一层透明冰晶,大概刚从枝头凋落不久。其时朋友早已钻进被窝,零度左右的天气,室内又没有暖气,不知道她是如何冒着寒冷去雪地里捡拾木瓜的。

《诗经》中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所谓的知己就是,无论对方在哪里,彼此间永远都会有一份情愫熟悉且顽固,它就像一个高级定位系统,一头连着朋友,一头连着自己,然后任岁月缠绕编织成琐碎生活中最美好的回忆。

前段时间,环卫工人奋战了一个多月,铲车、吊车、三轮车、铁锹、扫帚齐上阵,把贯穿这座城市河底的淤泥清理了个底朝天。河道干涸的那段日子,隔三岔五的,我会弃了单车,在河边公园里穿行,有时就直接从河的这岸上上下下地走到对岸而不用像往常一样只沿岸边行走。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趁大人不备偶尔淘气一下一样。

一天清晨出门,见马路上到处湿漉漉的,以为又是洒水车刚造访过。到了河边公园里,触目皆是深深浅浅、层层叠叠的绿。原来前一天夜里落了一场春雨,那些水杉啊银杏呀还有黄山栾等在风里静默着,刚刚抽出的新叶鲜嫩滋润得如同新生婴儿的肌肤,染得周围空气仿佛起了层绿雾般,让人忍不住想摸一下或者嗅一番。河边公园一角,四五个老太太一溜排地蹲在那里,身边竹篮内、布袋中或者铺在地面的塑料薄膜上,摆满了刚刚摘下的各色时蔬:韭菜、荆芥、黄瓜、蒲公英,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野菜,仿佛沙场点兵。蔬菜的青葱水灵与老太太们经了风霜的容颜在绿色背景的衬托下交相叠映着,组成了公园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

凡俗人世,有太多的熙熙攘攘,人来车往。愿你我能在千篇一律的生活里,滤掉不必要的喧嚣,享受那一个个朴素的生活片段带来的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