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地有正气
展现江湖万里宽(国画) 白金尧
情至深处词最美
俯向大地的身影
谷雨
芙蓉楼送辛渐(书法) 李 毅
爱上枯枝
连 载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上枯枝

♣ 王国华

此刻,我蹲下身,和树下一根尺把长、手指头粗细的枯枝对视。它是万千事物中的一个,是发出喊声的一个。

蓝蓝的天空下,所有的东西都消失了。大地沉默。喧嚣的都市暂时回归了田野。那一刻,就剩下我和它,唯一的光圈笼罩着我们两个,炫人眼目。

对视是世间最柔软的关系。世界按部就班地运行着,万物各自匆匆赶路,擦肩而过,眼睛迷离。

那个本来和你无关的它,眼珠忽然停下来,定住,与你四目相对。心跳开始呼应,呼吸此起彼伏,脉搏默契地跳动在一起。它皮肤里每一个细微的波动,都进入你的眼里。你从它的眼里看到它的整个身体,身体上的每个细胞,细胞里包含的酸苦悲辛。

城市里的树真多,绿意满眼,掉下来的枯枝被绿色淹没了。它们已成废物,被绿色抛弃。剩下的浓浓的绿色,更纯粹,更开心,更没有负担。

眼下这段枯枝,还没彻底变黄。绿色正渐渐脱离它的躯体。已经没有树根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养分,浓密的树叶也不再呵护它在风雨中的冷热。

但是,是整棵大树抛弃了它,抑或是它自己断然离开了大树?很多事,还没有走完,就无法追究根由。

现在它孤单单地躺在路边。它自己就是一个整体,与其他任何事物都没有关系。它就是它,它的名字叫树枝。它是一块木头。

它真美,简直完美无瑕。造物者是如何构思出这样的佳物。长一分则长,短一分则短。颜色再深一点就觉得扎眼,再浅一点又觉不足。其中一端有点弯曲。躯干上干干净净,不沾一点泥土。树皮总体是细腻的,但弯曲的那部分上,树皮像细小的鳞片,有的已稍微翘起,也算翘得恰到好处。粗糙里带了憨厚和质朴,否则便显得油滑,不真诚。

这样一根枯枝,即使忍住不去赞美它,也不得不感佩它的傲然独立。

很多时候,人们对万物美丑的界定,过于简单粗暴。看一眼,就说它是美还是丑。事物自己都来不及辩解和申诉,来不及亮出更多的情怀。被定义了,就成为一个符号,一辈子摘不掉。

如果仔细打量,每一个事物都是美的。因为合理而美,因为出乎你的意料又在你的意料之中而美,因为和你不同又能找到共鸣点而美。

你若没发现一个事物的美,那是对视的时间不够长。没有深入它的内心,没有把它的内心以及由内心决定的外表联合起来打量。

这根枯枝,以及旁边的这块石头和树叶,围绕着这棵参天大树形成一个阵势。总体上看,它们是边缘的,可有可无的。但每一个单独的它们,都是那样完整、肃穆、清爽。

再仔细看下去,我甚至有要流泪的感觉。我被它们感动了。

我把这根枯枝带回了家。

每天出门,要遇到多少事物,能对视一会儿的,彼此之间便发生了关系。

有些东西,就像这根枯枝,守在路边,专门等着我带它回家的。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守株待兔。

我不捡,它就停在各个与我相遇的路口。如果今天我遇不到它,明天还会在另一个路口碰上,它依然是接受了某个指令。它和我的相遇,尽管偶然,但也是一种必然。

如果不是遇到我,也会有另外一个同我一样的人,把它捡回家。

我的书桌上几乎摆满了这些物品,它们基本上无用,不能吃,不能挡风寒,不能用来做洗发水,不能卖钱。

但我捡回了一个世界。

在我的屋子里,日积月累,它们重新搭建了室外的场景,我一抬头就能看到它们。就仿佛我一个人在路上走,路边的那些事物纷纷站出来和我打招呼,我一一回复,一个都不落下。

我们把一个瞬间变成稍微长久一点的永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