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禹萌萌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日前,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17级平面3D班的学生们正在语文课上吟诵《长亭送别》。朗朗读书声里除了诗词意境,更有着他们对已离去的周超校长的无限怀念。 4月18日,周超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辞世,他的生命,定格在49岁。连日来,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草木含悲,千人洒泪,全校师生共同缅怀他们的好校长。 一生奉献 “工作即生活,学校就是家”,这是周超工作恪守的原则,他就像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家长,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照顾学校大家庭之上。 “早上七点之前到校,晚上八点以后才回家是他多年来的习惯。”该校副校长段峰告诉记者,周超在生病住院的前一周,还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两周的名校长培训,结束后,他当晚就选择了返程,到家已是深夜12点多了。第二天是星期六,一大早,他又出现在校园里。他最常站的地方是学校的军魂雕塑旁,因为军魂雕塑矗立于校园中央,在这里,他可以环视学校的每个角落。不变的规律,不变的执着,源自周超对学生、对学校、对教育的深厚情感,站在学校让他有一种无比的踏实感和归依感。 “每天,老师们上班的时候,他已经在校园里值守了,他比老师们来得都早,老师们见了他,在亲切打招呼后,往往心疼地感慨:校长太不容易了。他成了大家潜意识里的表率,大家再苦再累,但看到校长天天如此,也都不再说什么了。”该校老师韩素娟表示,周校长从未给老师们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但是大家看到校长如此全身心地扑在学校,每个人都会从内而外地努力着。 “每逢全国中职班主任论坛,周校长必会积极率团参加,从绍兴到泉州,从大连到杭州,数十人长途奔波,下车即研讨,就连茶歇时间还在讨论学校的发展规划。会议一结束,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就出来了。他带领的团队也成为论坛上的一道别样风景。”在郑州市督学张振笋的眼中,周超温柔而刚强,好学而敏行。 心系教育,敬业爱岗,钻研业务,勤于奉献,周超用拳拳真情演绎了他对职教的挚爱,展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温暖情怀。他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是一家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国防人’。为了这个家,我们每个‘国防人’都要珍惜、爱护、维护这个名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份牵挂 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周超始终把师生冷暖挂在心上。全校教职员工包括保洁、保安、食堂工作人员家里有什么大事、烦事、难事,他都以极大的热情予以支持和帮助。吕占利老师因高血压中风住院,他心急如焚,率领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慰问并与主治大夫研究治疗方案;德育教研组罗晓燕老师父亲去世,他正在北京开会,电话协调班子成员率领德育教研组老师、工会委员驱车到河南浚县罗老师家中吊唁……即使琐碎的小事,周超也一定会记挂于心,适时的询问关心让每一个“国防人”都找到自己在校长心中的位置。 “周校长连老师家里的孩子要冲刺高考这些事儿都会挂在心上。”该校老师许艳说,“去年过年的时候,周校长特意挨家挨户到这些老师的家里鼓励孩子,为孩子的学习鼓劲儿,嘱咐他们高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他就像一个小太阳,无私地照耀着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的一师一生、一草一木,每一个“国防人”都能感知到他的温暖和光明,并在他阳光雨露般的滋润下健康、幸福地成长。在同事心中,他既是一位可敬的领导,更是一位可亲的同事,大家都尊敬地称其为“暖男”。在学生的心中,他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一位可亲的朋友,同学们亲切称他“校长伯伯”。 “每年国赛期间周校长都是最辛苦的,各个项目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但周校长总会不停奔波在各个赛场给选手加油助威,2015年国赛的汽车营销项目和汽车运用与维修项目的闭幕式和开幕式仅仅差一个晚上,周校长还是不辞辛苦,连夜赶到为我们加油。”一名已毕业的学生表示,每次在校园里看到周校长,他总是用那标准的绅士笑容向同学们打招呼。“他问我们最多的不是今年必须要拿几等奖,而是关心我们最近训练怎么样,寝室里热不热,能不能休息好,在食堂能不能吃好等生活细节问题,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一种责任 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周超到任前:远看像破庙,近看是学校;走进一看,就有一群人在胡闹。周超到任三年后:远看像殿堂,近看是国防;走进一看,军魂雕塑立中央,上千新生新训在广场。 “临危受命挽狂澜,匠心独运筑国防。”作为一位激情的理想主义者,周超在国防职教乐土上让教育的理想之火熊熊燃烧,他倾注了全身心的热情、精力、才华与赤诚。2013年,他被任命为郑州市国防科技学校校长,受命危难之际,上任伊始,面对学校所处的困境,他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调研,认真寻找破茧成蝶的出路。学校把汽车、机电、数控、计算机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完善单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实施了“德技并重,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今,经过几年发展,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周校长刚来的第一年,我们学校的一届招生只有不到五百人。而在近几年,基本上每届都要超过一千五百人。学校和宇通等企业的深度合作也在这几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副校长黄江元介绍说。 全国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机械制造类专业示范学校……周超以开阔的视野,超前的思维,大刀阔斧的工作作风,准确地把握、科学地规划着学校的发展方向,高屋建瓴地进行决策并执着地付诸实践。一项项的荣誉背后,是他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而义无反顾。 追思无限 他走了,走得如此出人意料;他走了,走得如此令人不舍;他走了,留下无尽的追思和怀念。师生们还有很多话想对周校长说,听…… 在我们学生心中,您就是一个火车头,一盏明灯,一位好的领航员。记得备战国赛期间,我是真的累了,坐在车间外边的花坛上,心情烦躁,这时您来了,我以为您会批评我,会吵我,可是当您开口那一刻,说:“艺豪,累不累?”我就感觉一切的不美好都烟消云散,您的每一句关心都直击心底,每一句话都感动着我。 ——学生 张艺豪 2015年至2017年,我参加了汽车维修钣金技能大赛,在这期间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您来钣金车间看我的训练成果,每一次都问我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训练中有什么困难,检查我的成果,对比我的近期工件,和我一起找问题,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您就像一位慈祥的父亲。 ——学生 李道龙 在您眼里,我们每位老师都变成了闪闪发光的金子,发现连我们自己都不曾发现的潜力。记得您曾鼓励我们参加教师信息化大赛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您说,不是让你们非得去拿名次的,能得奖固然好,但是锻炼锻炼自己肯定是有好处的。老师们外出参加比赛,除了参赛老师,其他想去观摩学习的非参赛老师只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您也鼓励和支持他们同去学习!您无限放大了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周校长,是您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职业的幸福感! ——老师 刘亚莎 以前我去参加高级职称评比,在答辩结束去退房时,看到您在大厅里坐着,我感到特别诧异。我问,您怎么在这儿?您说,等着送我去车站。等我买完票,该进站时,您才离开。离开时,您担心我没有时间吃早饭,从包里拿出酸奶和鸡蛋递给我……当时我就想到了汪国真的《让我怎样感谢你》: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 老师 董艳鄂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