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丝路花雨·出彩河南丝路见证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陆上丝路采访团”抵达西安
跨境电商“郑州模式”在京复制推广
青岛港与豫业务量 每年增长近30%
“郑州制造”占陕西 速冻食品市场逾七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海上丝路采访团”走进百年青岛港
青岛港与豫业务量 每年增长近30%
青岛黄岛港内,大批物资从这里发往世界各地

郑州全媒体记者 王文霞 侯爱敏 宋晔 刘小涛 发自青岛

郑州的海洋梦一路向东,在中国的东海岸线与壮阔的大海相拥。作为最早在河南开通班列的港口,青岛港是郑州、河南很多企业的老朋友,近几年双方的合作更是蒸蒸日上。

昨日,郑报全媒体“海上丝绸之路采访团”到达青岛的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驱车造访繁忙而美丽的青岛港。

连通世界的窗口

8时20分,从青岛老城区出发,穿越近10公里的海底隧道,行车40分钟,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青岛港前湾港区。

刚临近港口,大片堆放整齐的集装箱远远就映入眼帘,红蓝相间的颜色,跳跃在蔚蓝天空的海边,集装箱桥吊、轨道吊、轮胎吊,高高低低地散落在集装箱的海洋中。规模庞大的集装箱群,让来自内陆城市的我们,深深感受到这座海滨城市繁忙的海运景象、连通世界的震撼魅力。

同行的青岛港集团新闻中心同仁一路向我们介绍着百年青岛港的前世今生。青岛港开埠于1892年,至今已有127年历史,位于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港口群与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中间地带。占有东北亚港口沿线的中心位置,西太平洋重要的国际贸易及运输枢纽。目前青岛港的航线已经辐射到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成为北方地区航线最多的出海港口。

青岛港前湾港区现有集装箱泊位22个,其中传统码头泊位20个,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两个,年底计划再投产两个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未来这里将建成6个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目前青岛港共开通46条海铁联运线路,覆盖了“一带一路”上的所有节点城市。

青岛港前湾港区所在的西海岸新区,属于国家级经济新区,也是青岛当下重点发展的城区。这里高楼林立,绿树成荫,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如诗如画。同时,这里也聚集了众多知名品牌和企业,青岛的船舶设备制造业布局在这里,全国闻名的青岛啤酒节也在这里举行。

两地海铁联运货运量快速增长

车子在集装箱巨阵中蜿蜒穿行近20分钟,采访团一行来到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这里是青岛港提供端到端服务的重要载体,为广大船东货主提供一站式的全程物流解决方案,备受广大货主青睐。

公司业务部的业务主管邵镇向我们介绍了河南的企业与青岛港的合作情况。他说,河南、陕西等地是青岛港非常看重的市场。目前青岛到河南每周开通3列班列,郑州、洛阳、驻马店各一列。青岛港与河南的业务起步较早,尤其是从2016年开始,两地间海铁联运的货运量快速增长,每年的增幅在20%~30%之间。青岛港集团今年2月在郑州举行推介会后,双方的业务合作迎来一个爆发期,新开通了驻马店班列、巩义班列。

“宇通、明泰铝业、风神轮胎等的进出口业务,均从青岛港进出,商品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铝制品、橡胶、羊皮等。我们还针对大企业推出了点对点服务,针对企业个性问题,实行私人订制。和双汇集团开通的国内首条纯进口冷链班列,就是专门针对双汇肉类进口需求提供的订制服务。” 邵镇说,下一步,他们计划在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青岛港的内陆港,目前多式联运的操作系统正在安装,安装到位后,将借助信息化手段,更好地整合河南的货运资源,让企业享受到更便捷快速的运输服务。

记者提出现场采访郑州或者河南企业在青岛港的负责人,邵镇笑着说:“你们的企业不用在这里坐镇,有什么问题,打一个电话我们就解决了。”可谓人在家中坐,货已八方行。

据介绍,目前宇通公司90%的集装箱货物经由青岛港出口到世界各国。2019年预计有3000标箱出口货源将按照“公转铁”模式进行海铁联运运输。焦作隆丰皮草有限公司2019年预计将有2600标箱进口羊皮,由口岸拆箱汽运改为海铁联运。

“幽灵码头”在亚洲首屈一指

漆黑的夜幕下,一台台自动导引车、自动轨道吊在集装箱群中来回穿梭,抓起、移动、放下,把集装箱放到指定的位置,偌大的作业区看不到一个人影儿。远远望去,这些移动的车辆仿佛一群被施了魔法的钢铁怪物, 而且现场作业不需要灯光,“幽灵码头”由此得名。这里,正是青岛港倾力打造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现已是青岛港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此行最吸引我们的所在。走进自动化码头的作业区,现场生产繁忙有序,而且全是智慧大脑在远程下达运行指令。放眼望去,晴空绿水间,蓝色的庞大集装箱桥吊、自动导引车、轨道吊,勾勒出一道清爽宜人的风景线。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公司党委副书记田莹娟介绍说,蓝色是自动化码头的特定颜色。年底前将还有两个自动化码头投用,更远的地方留给未来的两个自动化码头。

从一诞生起,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就充满传奇故事:仅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国外同类码头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建设成本仅为国外同类码头的75%左右,为世界贡献了低成本、短周期、高起点、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青岛模式”。

田莹娟说:“与传统码头相比,自动码头的生产作业彻底实现了人机分离、人货分离;码头设备全部采用电力驱动,是真正的零排放;单机平均作业效率可达每小时36自然箱,是当今世界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集装箱码头。后方控制中心9个远程操控员承担了传统码头60多人的工作,减少操作人员约70%,提升作业效率约30%。”

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设备,青岛港的自动化码头在亚洲首屈一指,吸引着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客人前来参观学习,也成为青岛港智慧港建设的骄傲。记者正在采访时,偶遇前来参观的欧洲智能交通协会董事Ralf Willenbrock,并现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说,自己是首次来到青岛港,这里的设备和技术都非常先进,中国近几年的港口建设事业发展非常迅速,令人震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