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夙夜在公 上一版3  4下一版
润物无声细雨和 人间大爱一支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润物无声细雨和 人间大爱一支歌
王宽家的感人故事
洪战辉
李灵
胡佩兰

从2002年央视推出“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以来,已经有15位河南人和1个群体陇海大院先后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他们之中,有6人(含集体)由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发掘、推出。

一个城市连续三年推出感动中国人物,开创了感动中国的历史和中国报业的先河。

“一个人”——98岁大爱仁医胡佩兰,“一个家庭”——“卖唱救孤”王宽家,“一个大院”——爱心群体陇海大院,更是让郑州获得了大爱之城、温暖之城、正能量之城的美誉。

2005年度获奖人物

洪战辉

说起郑州报业集团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渊源,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的洪战辉是一个开始。

洪战辉,西华人,中南大学教师,曾先后就读于湖南怀化学院、中南大学。他带着捡来的妹妹,艰难求学12年。

《郑州晚报》是最早也是最全面对洪战辉事迹进行报道的媒体。2005年12月6日,《郑州晚报》以长篇通讯的形式推出了“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的先进事迹,迅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1994年的一天,洪战辉原本清贫但却幸福的生活被一场“突变”打破了,父亲疯了,亲妹妹死了,父亲又捡回一个遗弃女婴,母亲后来也离家出走。这场变故,给当时只有12岁的洪战辉带来的不仅仅是家庭的破碎之痛和精神上的打击,更重要的是,他不得不过早地结束天真烂漫的少年生活,承担起照顾患病父亲和年幼妹妹的责任。

家里太穷,负担不起哺育妹妹的花销,有人让洪战辉把妹妹送人。洪战辉却不忍心,并给妹妹起名为洪趁趁,小名叫“小不点”。从此担负起照顾妹妹的责任。

为了挣钱养家,洪战辉像大人一样,一边上学,一边做小生意、打零工。他利用课余时间卖笔、卖蜡烛、卖鞋袜,在学校附近的餐馆做杂工。就这样,他将妹妹带在身边,每天都保证妹妹有一瓶牛奶和一个鸡蛋,自己却常常啃方便面。在湖南怀化读大学的日子里,他安排妹妹上了小学,每天不管学习多忙,都坚持接送妹妹,辅导妹妹功课。

在湖南怀化学院的校园里,洪战辉每天早上用自行车把妹妹送到石门小学,晚上再接回到他们的住处——男生宿舍下的楼梯间。他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年幼的妹妹,这一照顾就是12年。

2007年度获奖人物

李剑英

洪战辉获得感动中国人物之后,一位英雄走近我们的视野。

李剑英,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牺牲的空军飞行员,河南郑州人,空军上校军衔,历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领航主任等职,曾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牺牲后被追记一等功。

2007年1月4日,《郑州晚报》独家责任栏目以“飞行员李剑英壮烈牺牲 3次放弃跳伞机会”为题对李剑英的英勇事迹进行了报道,随即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转发。

2006年11月14日,李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途中,遭遇鸽群撞击,发动机空中停车。此时,飞机高度194米,跳伞就能保住自己的生命。

从鸽群撞击点到飞机坠毁点2300米跑道延长线的两侧680米范围内,分布7个自然村,居住着3500口人。当时飞机上还有800多公升航空油,120余发航空炮弹,1发火箭弹,还有易燃的氧气瓶等物品,如果跳伞后的飞机失去控制,坠入村庄,后果不堪设想。

16秒的时间内,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他先后三次放弃了跳伞逃生的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迫降。

迫降过程中,飞机受到高出地面水渠护坡阻挡,爆炸解体,李剑英同志壮烈牺牲。在16秒时间里,他用生命写出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优美赞歌。

2009年度获奖人物

李灵

李灵,周口东新区许湾乡希望小学校长,曾经的一位乡村教师,2002年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希望小学,任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2009年已有7个班300多名学生。

经费紧张,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为了自己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李灵趁着放麦假,向父亲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她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沿街收购各种书籍。

2009年6月的一天,在郑州西郊某小区,有网友见到一名30岁左右、衣着朴素的女子回收旧教辅材料……

烈日下,李灵骑着破三轮车穿街过巷,拿着秤一斤斤地回收旧书本。她用汗水载回了孩子们的“精神食粮”。

从2009年6月18日全国首发至2010年4月28日,《郑州晚报》对“最美乡村女教师”李灵典型事迹实施大型连续报道,持续用近一年的时间、近50篇稿件,跟踪、连续报道了李灵骑三轮车到省会郑州街头,为乡村留守儿童学生收购课外教辅书的感人事迹,感动了国人。

2013年度获奖人物 胡佩兰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郑州一位老人,仍在燃烧自己的光芒。

胡佩兰,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医生,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她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2014年1月22日清晨,98岁的胡佩兰于睡梦中安然辞世。此前一天,她在诊室一直忙碌。胡佩兰留给学生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都看完了,咱们回家吧!

早在2005年,《郑州晚报》就以“89岁志愿者献给一座城市的爱”为题,报道过胡佩兰的感人事迹。此后,又连续多次进行后续报道。

胡佩兰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1986年,71岁的她从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的位置上退了下来。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足够她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了,家人都劝她歇歇,但她却不愿意闲着,胡佩兰说:“活着总得对人有点儿用处,对人没一点儿用处多没意思啊!”

正是在“有用”思想的激励下,她创办了“胡佩兰妇科专科医院”——郑州最早的民营医院之一,用自己的专长奉献社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4年度获奖人物群体

陇海大院

从一个人到一个群体,郑州这座大爱之城让央视主持人都感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

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在农场插队时,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随后,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83年,家里的顶梁柱二哥因病去世;1987年,母亲患结肠癌;1997年,大哥患肺病;2005年,父亲患上老年痴呆;2008年,高新海的父母相继去世,留下高新海孤零零一人。

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43年从没间断。

自2008年起,《郑州日报》对陇海大院邻里大爱的故事进行认真梳理、发现挖掘,深度解读,推出系列报道,连续7年进行跟踪报道,让这个郑州好故事走上更宽阔的传播平台,成为郑州市精神文明的新名片。陇海大院爱心群体也在2008年首次荣获“感动中原十大爱心群体”的称号。

2015年度获奖人物

王宽

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时年74岁的王宽。

自2001年4月12日开始,《郑州晚报》就以“国家一级演员为何茶楼‘卖唱’”为题,率先报道王宽家的故事。此后2011年至2018年,又进行了系列追踪报道,“把王宽‘家+’的感人故事传播得更远”。

王宽,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名家。1998年,王宽从郑州市豫剧团业务团长的位置上退休,和妻子王淑荣凭借着并不丰厚的退休工资,收养了6个孤儿。

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

后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

十多年来,他们还为社会各界需要帮助的人士捐款超百万。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本报记者 梁冰 文 丁友明 宋晔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