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创刊70周年1/2019-07/01/A13/20190701A1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侯寨乡:党建引领全域提升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侯寨
建中街街道:弘扬“二七精神” 打造出彩建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侯寨乡:党建引领全域提升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侯寨
二七区华侨城
乡土人才 建言献策
中欧国际健康城

沿郑登快速路一直向西南,过南水北调运河,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高楼,一座座高耸林立的塔吊,一个个绿茎繁花的生态公园,一条条绿意盎然的生态廊道。华侨城、绿地城、万科城等一大批名商大鳄抢滩登陆,群众陆续回迁新家园,区域品质显著提升……这是近年来二七区侯寨乡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的美丽画卷。侯寨乡紧紧围绕区委工作部署,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工作理念,突出党建引领,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侯寨。

聚焦基层基础 党的建设“有高度”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侯寨乡坚持固本强基筑牢基层堡垒,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叫响侯寨乡党员活动日——

学“习”进行时品牌,坚持9项议程、27个字的规定动作和矛盾化解、志愿服务、项目攻坚等“自选动作”相结合,党员活动日成为全乡各个党支部1300余名党员的统一行动日,集中学习日、组织生活日,民主议事日、志愿服务日。推进“一村一品”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重点打造罗沟村、刘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结合每季度一次的“逐村观摩、整乡提升”活动,推“点上经验”为“面上模式”;落实“一编三定”,试行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严格奖惩办法,每月对村干部进行绩效考核、每季度进行汇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绩效考核与各项奖罚措施及评先评优相挂钩,打破“大锅饭”,提高了积极性。

罗沟村党支部书记罗建岭说:“我们村自从实施征迁改造以来,华侨城、绿地城以及一大批市政道路项目纷纷启动,各项工作任务异常繁重,村里活动经常出现人都凑不齐的情况。但自从乡党委对村干部工资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以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支部战斗力提升,罗沟村也从远近闻名的落后村一跃升级为先进村。”

聚焦区域发展 项目建设“有速度”

“让党旗飘扬在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侯寨乡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全乡工作的“头版头条”、重中之重,推动全乡重大项目建设持续突破。

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科级领导、一个部门、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责任机制,充分发挥项目所在地村(社区)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在一线锻炼党员干部,在征迁一线开展党员活动日,组织党员成立先锋突击队。在机制的“助推器”作用下,“四城”(华侨城、绿地城、万科水晶城、中欧国际健康养生城),“四大安置区”(侯寨新镇区、侯寨老镇区、八卦庙上闫垌、滨河花园安置区),“八个公园”(贾鲁河湿地公园、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侯寨森林公园、郑州树木园二期提升工程和郑西高铁公园、长江西路生态廊道公园、高洪寺遗址公园、馨悦园)等项目建设齐头并进、一日千里。

按照“规划先行、完善基础、优化环境、提升品位”的发展思路,侯寨乡牢牢抓住路网、水网、电网、轨道交通建设机遇,全力推进长江西路等16条市管道路、大顺路等27条区管道路、盆刘路等7条区代建市回购道路及侯寨新镇区、八卦庙上闫垌、滨河花园三期安置区建设。目前,滨河花园安置区已实现罗沟村、麦秸垛沟社区群众回迁,群众纷纷点赞。

项目建设的飞速推进,离不开建设者的奉献,其间,不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被大家广为颂扬——负责测量、放线工作的李志民用脚步踏遍了项目每一寸土地,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子;新城办主任洪建锋为确保征迁补偿准确无误,带领办公室人员整整核算了一夜;社区书记张庆喜为了解决群众征迁遗留问题,打着点滴坚持工作一线……“乡村党员干部冲在一线、忘我工作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项目建设加快,我们的美丽家园梦也能早点实现!”

聚焦品质提升 城市管理“有精度”

城市品质关乎百姓生活品质品位的提升,侯寨乡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用“绣花”功夫打磨辖区颜值,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度。

实行科级干部带头,做到“路长吹哨,全员报到”,由区侯寨市政所、乡环卫公司组成“常态保洁”路队,负责道路日常保洁、垃圾清运、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管养等工作。侯寨城管执法中队、侯寨警务区、侯寨工商所、侯寨食药所、乡攻坚办、乡巡防队人员组建“巡查执法”路队,负责城市秩序整治、社会治安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成立“工匠管养”路队,负责辖区内市政基础环境整治及应急维修、抢修工作。成立“群众自治与城管监管”路队,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商户联合会及辖区公共单位、企业商户、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并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担任城管监督员。行使参与城管工作、监督城管工作、宣传城管工作等职责,助力营造“全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工作环境和舆论氛围。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无人机”不定时巡查,全面掀起“路长制”工作新高潮。

聚焦绿水青山 生态治理“有力度”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侯寨乡坚持科级干部带领队夜巡制度,督促建筑工地严格落实“三员”管理和“8个100%”要求,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对照已取缔“土小”企业整治台账,开展“回头看”,坚决做到环保排查整治不留死角、不留盲点。书记、乡长带领村组干部定期开展巡河,出资对尖岗水库出入口拉设铁丝网,与尖岗水库管理处联合开展24小时巡逻,取缔水源地周边“土小”企业,严查排污口;组织志愿者开展水源地保护义务宣传,定期到水源地捡拾垃圾,保持水清河美岸绿。

“三、二、一,开始……”近日,随着现场指挥李军岭的一声令下,侯寨社区大棚房在助拆人员的帮助下被成功拆除。

侯寨乡将党建工作与国土绿化建设紧密结合,实行“党支部分片+党员包干”模式,干部冲在一线,党员模范带头积极配合绿化,通过近60天的努力,郑西高铁、长江西路、郑密路互通立交三个国土绿化项目绿线范围内的清表、土方回填工作全部结束。党建工作与违建整治相结合,以支部为单位成立整治工作小组,支部成员分包村民组“大棚房”整治,按照“逢棚必进、全面覆盖、一个不漏”要求,开展拉网式排查,一个月时间,56处“大棚房”拆除任务全部完成。

聚焦美好生活 为民服务“有温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侯寨乡坚持把人民获得感作为“试金石”,把人民的支持作为“发动机”,采取“四轮驱动”即特殊关爱行动、转移就业行动、慈善捐助行动、公益服务行动,努力打造“大爱侯寨”,助力“温暖二七”。

通过“一亮三比四学五评”机制,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提升,尽快使传统农民转化为高素质的城市社区“新市民”,实现乡村振兴。组织开展村组干部履职能力培训班,提升村组干部履职能力。联合区人社局开展农村“4050”人员就业培训,举办糕点、厨师、育婴、水电工、月嫂等实用人才培训,培训结束发放就业创业合格证书,为群众就业创造条件,增强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缓解农村闲置劳动力无证就业难的问题。巩固发展群众曲艺队,组织开展农村妇女广场舞培训、全民健身活动和村级运动会,每年开展元宵节民俗汇演,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侯寨乡,爱读书、读好书已成为一种流行,全乡以“书香侯寨”活动为依托,通过读一本好书、分享一份感悟,以台郭、侯寨社区郭氏文化为载体,挖掘侯寨历史文化遗迹,讲好侯寨故事,提升辖区和居民“气质”。

除此之外,按照“五好”标准评选先进党支部;按照“四个带头”标准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十佳道德模范标兵、十佳环境卫士、十佳人民满意教师、十佳执法先锋、十佳创业标兵”等“十佳模范人物”系列评选活动,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让身边人影响身边人,不断促进居民的素养提升。举办“乡土人才”座谈会,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回归;开展低保、公租房、社会救助等便民服务;通过一系列为民活动,让乡风文明更有温度,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党旗辉映谱华章,党建引领事业兴。二七区侯寨乡党委书记张庆华表示,在城乡发展日新月异、华丽蝶变中,只有注入党建的魂,才能因地制宜地精准规划发展格局。接下来,侯寨乡将坚持向引领力聚焦、抓引领力提升,切实挺起党委这个龙头,坚决落实“一切工作到支部”要求,全力树好党员先锋这面旗帜,以党建引领基层各方面各领域全面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筹发力,为建设“三个二七”和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刘伟平 黄冠兵 徐欢欢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