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2版:不忘初心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初心不改担道义 以心之性著文章
追寻一直在路上
怀揣梦想正成长
媒体记者在现场
时代变化记录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怀揣梦想正成长

徐富盈

2002年12月24日下午5点,雪后路面结冰,我赶到《郑州晚报》人事部报道,2003年2月5日被分至热线部,接听热线并去一线采访,2003年2月14日在《郑州晚报》郑州互动版刊发第一篇《快快将枯树移走》的报道,至今,我再也没有离开过《郑州晚报》热线部,是在热线部工作时间最长的一线新闻记者。

从那时开始至今,每天采访的现场一般是五到七个,每天可写的报道四到五篇,写后能见诸报道的平均每天两篇左右,也就是说,我至少写了23200多篇报道,能和读者见面的报道,16年来至少有13000篇。

在这个平台上,我和我的一拨一拨同事们共克时艰,一起快乐,一起成长。感谢《郑州晚报》给了我这个平台,有幸的是,今年近五十的我,至今感到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伴着《郑州晚报》这位亲人一起度过。回忆起来,深感欣慰。

16年来,为了工作,曾废寝忘食,曾披星戴月,曾辗转反侧,曾黯然心碎,汪峰的歌词写出了当年的心理历程:当灰烬查封了凝霜的屋檐,当车前草化作深秋的露水,我用固执的枯藤做成行囊,走向那布满荆棘的他乡。

但我一直坚守着自己心里的底线,人心有冷暖,爱心无界限。也许迷途的惆怅会扯碎我的脚步,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虽然失败的痛苦让我遍体鳞伤,但我相信光明就在前方。

经历过时间跨度最长的采访:一件事采访了13年;最奇特的寻人采访:找娘找了34年原来竟是对面邻居;沙漠里12天不寻常经历:进入死亡之海找寻失踪老人。

16年,是我一生中最丰富多彩的,我们的《郑州晚报》与共和国同龄的报纸,每每听到有人提起《郑州晚报》,我就有一种归属感,因为郑州晚报是我的家。

16年来,我为自己是一名《郑州晚报》的记者而自豪,而《郑州晚报》给我提供的这个平台,小而言之,为我自己的提升提供了平台,大而言之,我在这个平台上,感受到国家前进的步伐,以及世界前进的方向。虽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今后的岁月里,我依然在《郑州晚报》这个大家庭里,踏实干事,不忘初心。希望我们的《郑州晚报》,永远如二七塔顶的射灯,光耀这座城市,温暖这座城市,倾听郑州前进的声音,指引郑州前进的方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