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紫荆山公园拆围透绿预计20日完工
暗访礼让斑马线 的哥的姐让人赞
为生态郑州撑起坚实绿色屏障
“绿城使者”整装待发
积极参与整治提升 周周开展志愿服务
“四个中心”活跃着一支先锋队
娃娃志愿者 街头倡文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黄河风景区:
为生态郑州撑起坚实绿色屏障

本报记者 成燕 通讯员 马国民 李炜珂 文/图

“真没想到,当年吃着风沙看黄河的地方,变成了这么美丽的生态园林大观园。”盛夏时节,登上郑州黄河风景区极目阁远眺黄河, 看着群山葱茏、大河奔流的壮美风光,从国外回到家乡故地重游的李光发出由衷感慨。来自郑州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的统计数字成为邙山变绿的生动佐证:截至目前,该景区林木总量达百万余棵,核心区域拥有林地380多万平方米、草坪6万余平方米,绿化率达90%左右,为生态郑州支撑起坚实的绿色屏障。

满目葱茏入眼来

炎炎夏日,不少游客走进郑州黄河风景区,漫步绿树成荫的星海湖畔,不时有阵阵清风拂面,让人感受到夏日难得的清凉。“要是春天,这里就更美了,星海湖畔的黄色连翘、油菜花迎风开放,疏林广场的三色堇、桃花、海棠、樱花争奇斗艳,远处山坡上各种山花散发出浓郁芬芳……带着孩子来春游就像逛大花园。”几位趁暑假带孩子来游玩的市民告诉记者。

已扎根邙山40年的该景区园林所所长黄明利,从17岁就来到景区上班,邙山变绿的艰辛历程让他感慨万千:“邙山土质属于湿陷性黄土,又非常缺水。同样一棵树,在山下长一年,在山上就需要长5年。30多年前,我们都是扛着水管上山引水,浇灌树木,要想种活一棵树,经常需要补种三五次。那时候,全市人民几乎都来邙山种过树,因此葱茏邙山凝结着全体市民的汗水。”

据黄明利介绍,从1977年2月开始,郑州市委号召全市人民迅速行动起来,组织了为期三个月的绿化邙山大会战。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参加义务植树的郑州市民及社会各界干部群众达12万人次,共植树4万余棵。此后每年一到春天,省、市众多单位干部职工就会前来义务植树。在全民义务植树和该景区绿化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棵一棵种,一代一代种,让黄河提灌站周边的十八个山头逐一披上了绿装,彻底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地貌景观。

多彩花海绕群山

进入新世纪后,该景区提出“从绿化向美化、彩化”理念转变,除了绿化荒山,还要美化环境,提高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美的享受。

随着绿化从山体向山下及黄河滩推进,通过大规模绿化栽植,该景区绿化率已达90%左右。除了种植树木,从2005年开始,他们还开始大量增加观赏花、果、叶植物,形成“一季彩叶,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新格局:春季樱花、玉兰、杜鹃百花齐放;夏季绿色浓淡有致,绿树成荫;秋季银杏、红叶耀眼,丹桂飘香;冬季梅花、茶花迎风怒放、红果串串。2006年年底,该景区成功申报省级森林公园,还联合相关部门启动商都友谊林建设。多年来,数百名驻郑外国专家、友好人士,在这里栽下了雪松、龙柏、银杏、桂花等千余棵花木。

为实现“人在绿中走,车在树下行”园林建设目标,几年来,该景区管委会相继进行环星海湖区域、景区北入口、泵房周边环境、环翠路、炎黄广场绿地、义务植树纪念碑区域等20余处生态园林精品区域改造提升工程。

除从外地引进彩色树种,该景区还建立起植物园实验基地,培育本地品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该景区从山体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向山体、平地及黄河滩区的全面绿化美化、防风固沙、建设生态“氧吧”转变;从一般绿化栽植向精品园林构建转变,让绿色成为母亲河畔一道亮丽的“底色”。

逾九成土地被林木覆盖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该景区共栽植乔灌木种类200余种,成功引种驯化各类花木600余种,其中包括30多种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目前,该景区林木总量达百万余棵,核心区域拥有林地380多万平方米、草坪6万余平方米。

该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该景区九成以上土地被林木覆盖,通过充分保护黄河沿岸原有的湿地水系、地形地貌、自然植被以及历史文化遗存,绿色“锁住”了邙岭风沙源,曾经荒山秃岭、黄沙漫天的山头,变成绿林覆盖、植物多样的“生命绿线”。如今,历史上有名的“惠济八景”之一的“岳山耸翠”美景再次呈现于世人面前。

登上邙山极目远眺,一派浓浓绿意尽收眼底。该景区大禹山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已完工,在碧波荡漾的水面映衬下,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组成绿城夏季动人的风景。位于五龙峰的玫瑰谷绿化及旅游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这条长约两公里的山谷将以玫瑰花卉景观为主题,精心打造“花之缘、花之恋、花之信、花之诺”四个观赏区,总面积达80多亩的玫瑰花海不久将呈现在市民眼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