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快全国区域性 优质教育中心建设
六载耕耘 我们一起走过
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金水区
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

“灿烂如金,上善若水”是金水教育的追求。“金”象征着一流、卓越和辉煌;“水”是品质体现,意为和谐、灵动和开放。多年来,金水区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让辖区群众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金水教育优质名片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

保障教育优质发展

长期以来,金水区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民生的现实之需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根本保障。

坚持规划建设优先,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稳步增长。坚持人才引进优先。通过赴重点高校招聘、面向社会招聘在职教师、面向社会招聘优秀毕业生等方式,逐年加大招聘力度。2012年以来,金水区共招聘新教师2291人,充实了师资力量,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激发教育发展动力

金水区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党建科学化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是着力开展“创建党建品牌”“微党课”征集和“树标兵”三项活动,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二是持续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学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扩充优质教育资源

金水区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师资配置,5年来区属小学一年级新生比原来增长了11.7%,平均班额却下降了10.5%。

持续加大学校建设力度。2012年~2018年,金水区投资30.4亿元,启动实施了58个新建、改扩建项目,新增教学班876个、优质学位41700个。2019年,金水区启动实施了金水一中等6个项目,今年秋季,新建、改扩建的长安小学、长安中学等5所学校也将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120个小学教学班、48个初中教学班,新增优质学位7800个。

持续完善集团化办学模式。新建学校通过与名校建立发展共同体或委托优质学校托管的形式,高标准、高起点打造。目前,全区已有9所新建学校被优质学校托管。

深入开展以中小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评价为载体的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针对不同基础的学校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激励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提升。

提高学校办学品质

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进前沿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经验,深度推进课程、课堂和评价等工作,形成以多元立体的课程文化和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为特色的教育生态。

通过特色学科课程的率先突破,加强示范、带动和引领,不断完善多元、开放、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着力打造规范、高效、情智共生的课堂文化。

彰显体育艺术品牌

金水区坚持把学校体育艺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创新实施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水区“课程化、制度化、品牌化”学校体育艺术工作模式,促使学校体育艺术特色与学校文化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金水模式”。

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学校结合师生、场地、传统特色等因素,选择基础技能项目和特色技能项目进行“442”课时分配教学,确保学生系统掌握技能。

金水区在河南省率先实行每天上午、下午两个大课间制度,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近四年,全区学生肥胖率同比下降3.01%、肺活量同比上升14.33%,近视率上升趋势减缓。全省教育大会提出的“大课间”和阳光体育“金水样本”正在全国推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