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城市发展规划 与历史文化保护同向同行
郑州—吉隆坡跨境电商 专线货运包机实现首航
专家学者为郑州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我市6S食品管理 体系成全省“范本”
专题学习促提升 做好“北静”大文章
首届“黄河音乐节” 赛事过半精彩纷呈
开展应急演练 提升救护水平
16位画家将运河文化“搬上”画纸
宜家落户惠济 明日开业迎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专家学者为郑州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本报讯(记者 徐刚领 曹婷 赵柳影)以“创新规划设计,提升城市活力”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7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大会的重要分论坛——郑州城市论坛当天下午召开,会上多名建筑领域的权威专家为郑州的发展和规划建言献策。

“郑州的城市化经济发展水平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个时期推动郑州大都市区的建设,有助于提升郑州整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水平,让城市的功能在更大区域里统筹协调,有利于枢纽、创新、文化这种高端功能的一个提升,也把城市中的一些问题,比如交通堵塞、老城环境问题在区域层面上能够有更好的解决措施。”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高级城市规划师汤芳菲说。

汤芳菲表示,郑州在中部地区崛起背景下,应做好自己的发展规划。认为郑州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应该是“一核、四轴、三带、多点”。即郑汴港核心引擎区;南北向区域发展主轴、东西向区域发展主轴、郑焦功能联系廊道、开港登功能联系廊道;黄河生态文化带、嵩山——太行山区生态文化带、农区田园生态文化带;次中心城市、新兴增长极、重点镇、特色小镇、核心功能节点、魅力休闲区、合作示范平台等,共同形成大都市区多中心点。

郑州是一座发展迅速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济威认为,城市更新的目的是激发城市生命力,新旧要素共生是历史城市发展的规律。提出城市更新建设不能停留在历史保护规划,同时要发展历史保护型的城市设计,以适应新时期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建设协同的需要。

此外,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在会上说:“国家的整体空间体系的完整架构,这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历史性的一步。”随后分享了他在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体系方面的研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