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又见主妇挎菜篮
秋林青黛(国画) 陈 红
眉豆弯弯
大美金银滩
陋室铭(书法) 许广丽
《唐诗课》:开辟一条阅读唐诗之美的道路
“柜花”香开幸福来
连 载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美金银滩

♣ 高玉成

青海省海晏县祁连山下一片肥沃的草原,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金银滩。金银滩在上世纪40年代初,发生过一个浪漫的故事:王洛宾在此邂逅了一个美丽的藏族姑娘卓玛。卓玛发现王洛宾灼热的眼神盯着她时,用牧羊鞭轻轻打了他一鞭。这一鞭一下子打出了王洛宾的灵感。几天后,一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完成,至今传唱不衰。

但是,金银滩并不总是美丽和浪漫的,只在每年夏季的两三个月里,才能开出美丽的金鹿花和银鹿花;其他时间则常常是被严寒笼罩、风暴覆盖。当地人说金银滩一年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季,另一个是“大约在冬季”。金银滩海拔3100米,“有空气没氧气”,所以很久以来,只有成群的牛羊,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更不是旅游胜地。

1958年,一支神秘的队伍悄悄开进金银滩。这些人顶着风沙,冒着严寒,在金银滩上搭帐篷,挖深坑,盖厂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没有人知道他们具体是干什么的,只知道金银滩变成了矿区。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没有人想到它与金银滩有什么关系;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也没有人想到它与金银滩有什么关系。直到1993年这些人搬离了金银滩,人们才知道这里竟然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国内数十名顶尖科学家,数百名技术人员,数万名大学生和工作人员,没有任何要求,不提任何条件,怀揣报国之志,义无反顾地告别亲人,离别家乡,来到人迹罕至的金银滩,过最艰苦的生活,做最危险的工作,引爆的却是最震撼世界的声音。三十多年隐姓埋名,默默奉献,无数人出发时青春焕发,归来时已经两鬓苍白!

如今,金银滩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当年在这里创造奇迹的人却无影无踪,只有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实验基地”纪念碑,高高耸立在空阔的草原。放眼望去,草原上散落的凸出地面的青丘,下面隐蔽的便是当年核武器研制工作间和实验室。冷爆试验坑旁边钢铁铸就的观察室外墙上,残留着试爆时落下的累累弹痕,默默见证着当年的震撼与辉煌。

几十年过去了,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依然在金银滩上飘荡;几十年过去了,“两弹”震撼世界的巨响依然展示着国威。王洛宾的歌曲唱美了金银滩,但金银滩最美的不是王洛宾的歌和牧羊女的笑。金银滩最美的是为我们撑起脊梁的“两弹”元勋们,是为我们创造“两弹”精神的所有工作人员。他们在金银滩留下的大美、大爱、大功勋,才是我们民族复兴真正的宝贵财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