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告别“野蛮生长”
李渔:理念超前的文化奇人
空出来的座位
秋季进补先和胃
最坏的脂肪藏在哪
晚清画报里的历史现场
吴贻弓:探索中国电影的诗与路
孩子久咳警惕变异性哮喘
为何新生儿不流泪也不流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空出来的座位

有时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地铁或者公交车门一打开,乘客就会一拥而入,然后不管男女老少都会想着去占个座位,结果,由此导致的争执和纠纷层出不穷,大打出手也是隔三岔五的新闻。每当看到乘客争先恐后、用足力气、费尽心机地去抢座位,我总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其实也不过几站,真的一定要坐位子吗?

我曾在东京的丰岛五丁目住过些时日,那里有很大的住宅小区,如果要去市中心,可以到地铁王子站,那里有四通八达的地铁或者公交车。乘这车子的人不少,上下班早晚高峰时尤多,候车的队伍排得很长。说实话,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公然插队,也从来没有看到过乘客们上车后纷纷争抢座位。

这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的爱心专座,可是,让我好奇的是,车上乘客再多再拥挤,那些专座也常常是空着的,很少有人去坐,不要说去抢了。有些白发苍苍的老夫老妪即使站在爱心空座前也不落座,他们安静地站着,有人请他们去坐抑或干脆让座,他们却微笑着有礼貌地婉拒。

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老人之所以不坐爱心专座,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虽然上了年纪,但还尚未到“老弱”的程度,既然这样,岂能占座,应该一直保留着,让给真正需要的乘客。老人尚且如此,遑论年富力强者了。正所谓环境造就人,我在丰岛五丁目居住的那些日子里,在这条公交线上一次都没抢过座位,甚至一次都不曾落座,总是扶着车上的把手,腰板挺直,从从容容地看着窗外的风景。

但是,现在,我也不知不觉地加入争抢座位的大军了,一入公交车或者地铁车厢,脑子里想着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占个座位,所以两只眼睛左看右看,东张西望,伺机而动。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打扮端庄的中年大妈带着一个朝气蓬勃的小学生冲进车厢,像猛狮一般直扑刚好空出来的座位,不料就差那么一点点,让一位步履矫健、动如脱兔的老年大爷捷足先登。功亏一篑使中年大妈颇为愤然,在乘坐的五六站一直絮絮叨叨,端庄尽失,而那位老年大爷则大约为自己的身手敏捷而沾沾自喜,不断地抖晃双腿,同样斯文不存。

我忽然很想向他们发问:“真的一定要坐位子吗?不坐位子会怎么样呢?”其实,我是在问我自己。我想,静下心来会发现,事实上,我们都不是一定要坐位子的,只是习惯使然,仿佛只有坐上了位子,才笃定泰然,才安逸逍遥;我不相信乘一趟公交车或者地铁,是一定要抢个座位坐坐才算完满。

好的习惯要培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些因抢座而闹出事端者总是指责对方没有素质,看来大家还是知道人是需要有素质的。每每想到丰岛五丁目的那些有素质、有修养的从来不抢座位的乘客,我就肃然起敬,他们不论年龄,不论男女,个个都是绅士淑女。与其说绅士淑女是种模样,不如说是种文明的状态,是种精神的景象。

摘自人民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