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妨幽他一默
没有时间不爱
出太行(书法) 高政
牧羊曲(国画) 王长水
《国博日历2020》:陪你每天认识一件文物
一窗明月半床书
都市众生漫画像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都市众生漫画像

♣ 八月天

虽然年长作家鲁敏好几岁,但在文学上,我一直把她当前辈——因为我与文学“绝缘”十年之后,才重拾小说写作。彼时,鲁敏已经在《人民文学》《十月》《山花》等各大文学期刊发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创作正如日中天,几年后她的短篇小说《伴宴》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我是从她的《风月剪》开始喜欢上她的小说的,凡见到她的小说必读。《逝者的恩泽》《思无邪》《方向盘》《惹尘埃》等,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阅读感受。一路读来,整体的感觉是:鲁敏的小说清丽,轻逸,温润,细腻,深刻。

读了鲁敏很多作品之后,窃以为,她是属于天生的小说家,对事物的感受力,对人性的洞察力,对细节的想象力,以及对语言、叙事、结构等各种文学修辞的把控力,都具有超凡的才华。

具体到她最近创作的小说《万有引力》,以我对短篇小说的理解,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文本。茅盾先生说过:“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显然,《万有引力》写的不是“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而是多个“生活片断”。同时,鲁敏也打破了短篇小说“人物不可能太多”的窠臼,在一万五千字的篇幅中让十二个人物出场,除去“棒球帽”的老婆、基建主任、工头这三个“非主角”,“平起平坐”的主人公可以算九个。这对于一个短篇小说而言,人物肯定是太多了,写出来也太“散”了。倘若是一般的小说作者,要说在一个短篇里放这么多人,文友、老师保准都得建议你砍掉几个人,短篇小说哪能搞这么多人物!

可是,鲁敏偏偏这么干了:她把这些人物摆在一个“局”中,让他们每个人成为情节链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完美诠释了文学的“万有引力”定律。

我们不妨捋一捋鲁敏构建的这个多米诺骨牌式的小说叙事“力学”秩序:开茶叶店的“棒球帽”,因为没能力帮老婆的表弟在城里找个活计,被老婆埋怨唠叨——他们的吵架声让隔壁的看门人夜里没睡好——看门人因为睡不好次日心情不好——把停在大门口的消防兵上士开的车赶走——为停车作难的消防兵上士便临时起意把车开到一家公司,拟搞一次“例行检查”——消防兵上士在临时代理保安主任的副主任“肥鸽子”带领下检查完后,开出了一个整改意见书——“肥鸽子”拿着整改意见书找到老总——老总马上召集有关人员开会,按照意见书进行整改,让基建主任再最后捞一次好处,做好了调整这个岗位的准备——招来消防检查的“肥鸽子”被喜欢用假发套的女办公室主任叫去跑腿给税务局局长送礼——精神变态的税务局长拿着收受的礼品卡去宠物店小姐姐那里“享受”装狗受虐——小姐姐拿着礼品卡去茶叶店找“棒球帽”兑换现金。

在这个“连环套”中,“棒球帽”自己还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到茶叶店收“保护费”的“眼镜框”,帮他在城里给老婆表弟找了一份活计。

在这个序列中的每个人之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看门人与邻居“棒球帽”夫妇,看似没有关系的两组人,却无时不在发生着关系:夫妻对话、夫妻房事等等,都影响着看门人,乃至他们上厕所、刷牙,都会被对方听到。

鲁敏呈现给我们的故事逻辑性,是真理一样的“顺理成章”:没有夫妻俩的夜间对话,就不会有看门人的睡不好,没有看门人的睡不好,就不会赶走消防兵上士……

这一连串的故事,开端就是“棒球帽”夫妇围绕给表弟找活计的夜间讨论。而结局,则是“棒球帽”为老婆的表弟找到了刷墙的工作——这刚好形成了一个叙事的“圆”。

当然,鲁敏不仅把这个人与人互相作用、互相吸引的“场”构架得严丝合缝,在“施工”中更是做到了精雕细琢。语言的简练与表现力,比喻的准确与韵味,结构的衔接与圆润,内容的丰富与厚重等,都堪称精彩。她以工笔画的细腻和速写的简略,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都市众生漫画像。

当然,小说中人物的困境,会给读者带来木槌打击般的钝痛。也许,这正是“万有引力”带给我们的作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