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两场思想盛宴 助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上一版3  4下一版
如何更好地发展郑州枢纽经济? 以推进综合经济发展轴带为路径加快构建
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把握“区域性”和“现代性”进行错位竞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建设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把握“区域性”和“现代性”进行错位竞争

核心提示:

2018年,郑州在三个重要的城市指标上有了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一是常住人口突破了1000万;二是建成区面积增加了200平方公里左右,使得郑州市域的建成区突破1000平方公里;三是GDP突破1万亿元。郑州在2018年这一年实现了三个指标一起突破,具有历史性意义,标志着郑州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郑州的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中心一定离不开金融,金融也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郑州的金融中心该如何构建?如何规划顶层设计?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研究院课题组在《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思路研究》中给出了回答。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优势所在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灵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应当有与之相匹配的金融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聚集。目前,除了河南和云南之外,包括各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重要城市在内的其他各省都已经出台了金融规划。各地的金融规划都指向一个目标:建设不同层级的金融中心。

建设金融中心的城市中,郑州拥有国家级的平台——郑商所,这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应当充分利用。除此以外,郑州还应抓住多重国家战略规划获批实施的历史机遇,巩固提升金融产业既有优势,建立符合实体经济需求和金融发展趋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如全国重要的商品期货交易与定价中心、全国重要的航空金融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重要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

郑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抓手在哪里?课题组认为,建设金融中心要做到速度和质量兼顾,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区域性”和“现代性”,要进行错位竞争。同时,应围绕郑商所做好优势文章,加强人才培养与智库建设,在高校加大期货相关的课程建设。同时,可以从金融信息化入手,在科技金融创新等领域找到自己的独特发展路径。

课题组建议,在发展科技金融的过程中,郑州应当尽快建立包含多种金融工具的多元融资渠道,加强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力度开发与科技企业相适应的金融创新产品,构建丰富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

郑州金融集聚区未来建设遵循

郑州金融集聚区未来的建设,应遵循以下理念:

高标定位、规划引领。应从经济金融发展全局进行谋划和建设,不仅对标国内金融中心建设先进城市,更要向国际成熟的金融集聚区进行对标。准确把握郑州金融集聚区的定位、目标和发展战略,突出国际水平和郑州特色,全面提升集聚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以高站位、宽视野、新理念、严标准,推动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

内涵发展、质量为主。在金融集聚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扩张和盲目建设,防止对速度、数量的一味追求。应统筹兼顾长远目标的实现和当前问题的解决,坚持以提高要素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为主的集约发展,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以市场为主体科学配置金融资源,推动金融集聚区建设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变。

创新引领、全面开放。深入推进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提升新兴金融发展水平,促进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能力,加快形成金融集聚发展新动能。扩大开放,全面吸收引进国内外优质金融、科技资源,形成更多以创新为引领的高端发展新优势。

发展战略要坚持“一核带动,双区支持”:以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作为郑州市金融集聚区发展建设的核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提高金融集聚水平,不断增强郑东新区的核心吸引力,从而建设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集聚中心、商品期货交易中心、要素市场汇聚中心、金融开放创新中心、金融综合配套中心”。同时,应以高新区和航空港区作为金融集聚发展的两翼,大力提升郑州的科技金融和航空金融发展水平,促进地区金融集聚发展的内部多样化,丰富产品品类,完善要素市场,从而提升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综合竞争力。

“外部引进,内部培育”: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国内外成熟先进及具备发展创新能力的金融、科技、物流、航空、生产服务类企业入驻郑东新区、高新区和航空港区三大金融集聚区,进行资源信息共享,实现集聚经济和规模效应,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产业竞争力。此外,积极扶持郑州本土金融法人机构,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型”的金融机构,推动郑州市成熟型金融企业、优质的中小企业“走出去”,使之学习国内外的金融管理经验并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而拓展更优质、更有优势的产品和服务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夯实基础,发力创新”:清晰认识目前郑州传统金融业发展中金融组织体系不完善、直接融资比重不高、金融业对外开放不够等短板,解放思想,敢于创新,推动郑州传统金融业跨越式发展,促进金融资源加速集聚,形成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集聚的良性循环。同时,积极促进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担保、小额租赁等新兴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等新兴金融形式的发展,形成对传统金融业的重要补充,占领金融业发展新领域的高地,推动郑州金融业务创新发展。

“全面发展,差异竞争”:对标国际知名金融中心以及国家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区建设,努力完善金融要素市场,全面发展银行、保险、证券等多种行业,优化整体金融生态环境,实现综合金融服务功能聚集,全面构筑金融业综合配套中心。基于自身优势和特点对郑州金融业发展进行定位,发挥利用好郑州商品交易所在商品期货交易市场上的龙头领军作用,鼓励各类商品和权益要素市场发展,并适时推向全国,打造中西部最大的要素市场聚集地,从而构筑郑州独有的金融集聚发展优势,实现与其他金融中心城市的差异化竞争。

发展金融产业的具体举措

加快金融开放创新: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外战略投资者,借鉴外资金融机构在金融集聚区经营理念、风险管理、人才储备、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金融合作,探索与中部其他城市共赢的合作模式,积极承接沿海地区金融外包业务;积极引进金融法人机构,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扩大进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引进外资银行在郑东新区设置区域性总部或者其他功能型中心,以提升郑东新区金融机构层次。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做好金融机构的机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积极探索普惠、消费、农村、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推进双创、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实验先行,努力营造金融创新环境,增强金融发展活力和创新能力,引导不同集聚区之间、金融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形成联系紧密的创新链和创新网,建设面向中西部的金融改革创新区。

培育本土金融机构:进一步发展壮大本土金融机构,打造本土金融品牌。首先,应大力支持郑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引进中原证券、中原信托等本地法人金融机构进驻郑东新区,积极做好郑州金融集聚区的品牌建设。其次,应依托郑州在期货业、要素交易市场上的优势与特色,继续推动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建设。推进组建钢铁、农资、贵金属、矿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电子零组件等商品类交易平台,积极开展产权、股权、物权等权益类交易,丰富本土金融机构和交易平台种类,运用后发优势,高标准、高层次加快建设步伐,提升服务意识和管理理念,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经营范围和影响力,并以此为契机扩大郑州金融业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与首位度。

优化金融集聚环境:首先,应重视培育金融业发展整体环境,发挥政府主导对区域金融发展的作用,全面推行负面清单制度,出台有利于区域金融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区域信用环境建设。依托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建立起包括信息采集、等级评定、信息披露、监督和失信惩戒等在内的完善的社会信用系统,尤其要解决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评价难题。大力培育金融中介机构,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信用评级、资产评估、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与金融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其次,要对集聚区地理环境和软环境进行提前规划和及时调整,金融机构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密度配置需根据金融集聚情况进行适时安排,在物理数量和机构性质、功能配比上要有所考虑,既要促进集聚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形成,也要防止金融机构过度拥挤形成“离心力”,导致恶性竞争、机构撤离等情况的发生。

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郑州构建金融集聚区、建设区域性现代金融中心的过程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郑州应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提质发展,增强高新区、航空港区的金融集聚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对接国际、服务全国的金融功能集聚区和中西部最大的要素市场聚集地。 覃岩峰 李冰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