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梨园国粹入校园
教师成长
玩转“泥巴课”
多彩校园
图片新闻
防范火灾风险 建设平安校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厉害了,我的团
玩转“泥巴课”
学生泥塑作品展示
学生进行泥塑制作
老师细心指导

栏目记者 苏立萌

本期社团:经开区瑞锦小学泥塑社团

“玩泥巴”也能进课堂?在经开区瑞锦小学,“玩泥巴”这门泥塑课程不仅在学生群体中颇具人气,还俘获了不少家长的心。

在该校泥塑教室,四周陈列着惟妙惟肖的学生泥塑作品,从各种表情的人物泥塑,到色彩各异的植物泥塑、民间传统泥塑玩具,再到童趣十足的成语故事系列泥塑,展现了社团学生的技艺,也让人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泥塑是一种民间传统艺术。瑞锦小学将泥塑课程作为学校一项重点‘非遗项目’, 融入学生社团。目前,这项课程已开展了12年。”瑞锦小学副校长、泥塑课程带头人王振明介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泥塑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能够在玩乐中体会传统文化魅力。

此外,在“玩泥巴”的同时,学生还能掌握一些学科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该校将文化知识和社团特色相结合,经常创新融入一些与学科相关的主题内容,让泥塑课程更具生命力。其中,社团老师制定的“泥塑故事”主题中,学生根据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进行泥塑创作,大家熟知的《三个和尚》《掩耳盗铃》等故事在学生手中变成了一件件富有创意的泥塑作品,学生也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加深了对成语的认识和应用。另外,学校还推出了“泥玩具”系列主题,让学生根据泥土的特点,结合纸杯、铁丝等材料自行设计泥塑玩具,滑稽的不倒翁、可爱的摇摇马等,凝结出学生的智慧与创意。在瑞锦小学泥塑展示区,还可以看到“泥塑摆件”系列作品,亭亭玉立的荷花、灵动的锦鲤、威武的坦克等,面对学生的创意成果,不少家长连连称赞。

今年,该社团还用泥塑模拟活字印刷,用泥巴制作模具,让学生合作印刷古诗,增强团队意识。如今,通过这类民俗社团,社团学生掌握的知识得到补充,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得到有效培养,对非遗文化的喜爱也愈加浓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