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花 趣
养浩然正气 极风云壮观(书法) 刘庆生
闲话吃文化
冬天的田野
筑梦(国画) 张宽武
《他乡》:一部当代女性的精神成长史
不为彼岸只为海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不为彼岸只为海

♣ 周振国

南方水乡有句俗话:“剩头剩尾不是鱼”,原意是形容鱼小,小到连中间部位都快没了,只剩下头连着尾了,故而叫不得鱼。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说白了就是嫌鱼小没看上;引申义则用来强调凡事都有个过程,做事不能只要结果,不讲过程。

深受鲁迅先生推崇的《百喻经》,有个《三重楼喻》的故事,故事中那个愚人,见别人家三层楼房漂亮,便请匠人来造,但他想走捷径,让匠人直接从第三层造起。这则寓言看似荒唐,但静下心来想想,现实版“三重楼喻”的故事并不少见,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荒唐;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则往往成了过场,成了“剃头的歇活儿——没人理”。

就说哈佛教授Piero Anversa学术造假事件吧,一个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世界顶级专家,为什么还要造假呢?简单说来也是想走捷径——一味追求重大科学发现,甚至想成为创造历史的人,谁还耐得寂寞?谁还在乎什么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可“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虽然晚了17年,但这位哈佛教授终究被一巴掌抡回了原形。可怜17年光景,多少人和事,虔诚地追逐着这位“国际权威”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是个人人渴望成功的时代,渴望成功没什么不好,但怎样实现成功呢?说到底,还是要老实做人、正经做事,否则即得即失,或即乐即悲,也是分分钟的事,就像《桃花扇》的唱词:“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而过程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过程还是生命旅途的人生体验。有一句禅诗:“不为彼岸只为海”。彼岸很美好,但并非人人到得了,那又怎样呢?能亲身体验一下海的滋味也值。这有点像徐志摩的诗:“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事实上,存在即过程,过程即意义,人不可能凡事都奢望成功,但凡事都可以有所体验;同样,也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能功成名就,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并且人生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尽管结果重要,恐怕过程更重要。有人说,现在年轻人谈恋爱,还没牵手就要上床,其实在这个上了床也不一定有结果的年代,或许牵手才是一辈子的幸福。人生就是一次生命的旅行,它没有返程,也不可重复,有些经历错过了可能就成人生憾事,可不能像有人总结的所谓“中国式旅游”那样,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三毛在她的《撒哈拉的故事》中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有一首很好听的老歌,叫《阳光总在风雨后》。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或人生体验,必定要经过努力和付出,甚至挫折和磨难,没有经历艰难曲折和风雨洗礼,是领略不到人生佳境的,更实现不了自我超越。被习大大点赞的北大学生宋玺,上学期间携笔从戎,并以军事训练全优成绩加入海军陆战队,进而成为我军第二十五批赴亚丁湾护航编队里唯一的一名女陆战队员,被冠以“红海行动真人版”,这是何等令人称羡的青春经历和体验?诚然,人生是每个人的人生,你愿意当个时下所谓“小确幸”,没问题,其实到头来大多数人都是平凡而普通的生活状态;或者当所谓“佛系”也行,毕竟人各有志。但柏拉图说:“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追求卓越,梦想辉煌,那就得自我磨砺、自我超越。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天方国一对神鸟凤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重生,从此鲜美异常,成为永生。在这里,过程是凤凰涅槃的自我炼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