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风 上一版3
陈平的诡计
党的好干部 (国画) 张宽武
静水照大千
登鹳雀楼(书法) 王跃岭
歌咏红旗渠
《平行线》:一部迷雾重重的悬疑小说
南 瓜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南 瓜

♣ 殷雪林

大画家齐白石出生农家,虽然后来客居京华,但他始终难忘对故土家园的眷念,画笔下常常流淌着浓浓的乡土情结,缠绕着天真烂漫的童趣。我曾多次看到过他笔下的南瓜图:缠缠绕绕的藤,虬虬曲曲的须,硕大肥厚的叶,开着金黄灿烂的花,结着丰腴壮硕的瓜,引来一只翩翩飞舞的彩蝶,旁边青青的草丛里还诱惑着一只蹬腿捋须的绿蚂蚱,也或者是蹦来一只大肚蝈蝈正振翅唧唧为金秋鸣唱,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画意含蓄隽永,乡思无限,不觉把我的思绪也带到了那童年秋风爽南瓜黄的乡野地头。

小时候,也许因为生活拮据,母亲常常轮番把我们兄弟姐妹送到乡下的姥姥家,农村生活虽然也很清苦,但只要地里有种就有得吃,一年四季收啥吃啥,我记得除了大米白面外就数红薯和南瓜吃的多。在豫南,庄稼地里一般种的是小麦和水稻,旱地也种些芝麻、花生、红薯、南瓜,芝麻、花生可以榨油,红薯、南瓜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粮,俗话说:“瓜菜半年粮”,年景不好粮食不够吃时,红薯和南瓜可以代粮,让农人饿不着肚子渡过难关。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春天时南瓜秧土里安下了家,十几天就欣喜地抽出了丝,经几场春雨滋润,不声不响张藤引丝爬出了长长的藤蔓、长出宽大肥厚毛茸茸的绿叶,在春风中摇曳生姿,活泼泼一派生机。南瓜好活,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不管是后园、墙边、坡地、田头,菜园的角角边边,就是田埂上,不用怎么打理它也能长势葳蕤,逶逶迤迤爬满一地,晕染一片片绿色。到了五六月份,扯着长长藤蔓的绿叶间就会开出一朵朵硕大辉煌的花朵,在太阳下闪着金光,就像是一只只金色的小喇叭,向着寂静的田野吹出一曲曲农家欢乐的歌。每到这时,姥姥就会高高兴兴地在清晨或者是傍晚收工后去照看南瓜,我也欢欢喜喜跟在她的后面 一起去她的菜园。姥姥浇地或者锄草,也不时地指着告诉我,哪一朵是谎花,哪一朵是真花,谎花就是公花,只开花不结果,真花就是母花,等到花落就坐胎结果,长大后就是大南瓜。我心不在焉,心思儿只在那花朵间翩翩的蝴蝶,或者是肥大的绿叶间蹦跳的蚂蚱,一会撵着追逐一只花花绿绿采蜜的蝴蝶,一会又捉了一只扁头扁脑的蚂蚱玩,那时一只只蝴蝶一只只蚂蚱牵引着我不尽的童年欢乐。偶尔也会捉到一只蛐蛐儿,舅舅就会用篾条编一只小小的笼子,把蛐蛐儿安放在里面,还会掐一朵南瓜花和半段红辣椒喂食。好多天,特别是大月亮的晚上,我都会在蛐蛐儿欢快的歌声里沉入甜甜的梦乡。

不久,南瓜结果了,掀开一片片肥大的绿叶,那青青的拳头大小的南瓜像婴儿样安详地躺在黄土上 ,还带着一身的绒毛和乳嫩,清晨贪婪吮吸着朝露,在盛夏南风的拂弄下一天天长大壮实。

转眼立秋了,暑热不知不觉褪去,在一阵阵清爽的秋风里,瓜果飘香,南瓜也渐渐由青而黄成熟了,再看那稀稀疏疏叶枯藤黄的藤蔓下,悠然自得地卧着、横着、躺着,一个个像赭色小磨盘或者是农家常坐的黄楝木墩,抑或是变了形的大葫芦和两只相扣的粗瓦盆,个个形状大小不一,土头土脑、憨憨厚厚、壮壮墩墩,透着田野泥土的芬芳。有的颜色深沉,瓜皮粗糙凹凸不平,沟回瓜棱扭曲隆起,又似在向人们讲述一个艰苦朴素的一生故事。每每此季,姥姥就会快快乐乐地领着我去摘南瓜,摘下时,手里还常常粘上瓜皮的白霜,姥姥说白霜越多,南瓜吃起来越面越甜。

每年金秋时节,姥姥家的南瓜都会采收很多,门后、厨屋可以堆成堆摞成摞,从八九月份一直吃到十二月,南瓜粥、南瓜汤、南瓜菜、南瓜饼……姥姥变换不同的吃法以满足全家人的胃口,南瓜虽然不是主食,但不管是丰收年还是歉收年,南瓜这土地的馈赠,都会在农家朴素的锅碗瓢盆交响曲里飘香。缺衣少食的岁月,南瓜更是滋养着香甜着农家人淳朴清苦的日子。

小时候我爱吃南瓜,那童年乡村姥姥家南瓜的香甜,一直萦绕在我的心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