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王晓慧)“俺以前只是听说过登封窑,但从来没来看过。今天看了看、听了听,俺觉得这次还真没来亏,这几天好好学说不定还能留在这儿上班呢!” 11日,来自颍阳镇的村民刘淑晗参加完开班典礼又参观了登封窑陶瓷博物馆后乐呵呵地说。
当天,有来自颍阳、白坪、送表的50多名群众参加登封市陶瓷产业培训班第一期开班典礼。开班仪式上,登封窑陶瓷博物馆负责人,通过原料技艺、历史文化和交通区位三个方面对登封市陶瓷产业发展做了详细讲解。
据悉,此次培训为期10天,培训期间,学员将免费学习技艺、报销来往车费还提供午餐。学会手艺之后,合格学员可以选择在登封窑就业,或者回乡创业。
此次培训也是为了担当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作为国家非遗保护单位的传承义务,配合上级实施乡村振兴以及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计划,根据自身优势开展的。计划3年内选择培训8个成熟乡镇、30个行政村,每村50人,共计3年培训1500人。通过公司+乡村+农户这样直接的培训模式,最终培训出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实用型人才,符合条件的发证。
同时,与培训合格的农户签订协议,统一配制泥料,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制作,然后按标准公司统一收购坯体、统一烧制、统一市场,这样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逐渐形成专业户、专业村、专业群区,有意向留厂工作的也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在登封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