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让安全常驻校园
美好教育追梦人
和学生一起筑梦成长
把 “海量阅读”融入课堂
教育的初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博客
教育的初衷

我已经很久不追综艺节目了,但是《奇葩说》是个例外。有一期辩题是“在公共场所遇到熊孩子,他的父母无动于衷,我们该不该去教育”,其中傅首尔的一段结辩深深触动了我。她说:“即使一个孩子很糟糕也不要让他觉得自己被讨厌,是成年人的善意。被善待的孩子才会喜欢这个世界。”这句话让我开始思考作为老师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老师,当学生犯错时,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指出学生的错误,还是教会学生如何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毫无疑问是后者。错误已经发生,怎么做显然比是什么更重要,这才是教育的初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本着这个初衷去对待学生,或许,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当学生从我们的教育态度中感受到的是老师的爱,而不仅仅是指责和嫌弃时,他会更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也就能以一种更自在、舒服的状态和老师相处了。

班里有一位学生,人高马大,聪明伶俐,但就是学习成绩提不上去,还会影响周围的同学,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或许是习惯了老师的“轮番轰炸”,他早就练就了一身“铜墙铁壁”。后来,我就反思自己:生气的初衷是什么?他不会从老师的愤怒中感受到老师的一片苦心。于是,我找到他,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只是直接告诉他老师对他寄予的厚望以及接下来愿意为他做的努力。他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从那以后,他每天都会在我们的小群里准时打卡作业,上课听讲也认真多了。没事的时候,还喜欢跟我聊聊自己的生活琐事,我们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了。

他让我明白了一点:教师的威严,不在板着的面孔上,而在学生对我们认可和感激的心里。本着教育的初衷去对待学生,学生自能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对被教育也就更甘之如饴了。

作为老师,我们的爱一定要让学生看到和感受到,这才是教育的初衷。

张欢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