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文学记录脱贫攻坚的历史进程
冯骥才:从年画中寻找年味
好日子离不开好邻居
手指发麻警惕糖尿病
写在脸上的健康密码
研究颜真卿的三种路径
最后一位传统文人画家
血管里没有垃圾
冬眠动物能帮人类治肥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颜真卿的三种路径

检点颜真卿的研究论著,屈指可数。不贤识小,聊以近年读书所见,枚举三种。这三本书,不只代表了近年来颜真卿研究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书法史研究的三种路径。

朱关田《吴兴太守道家流:颜真卿在湖州》

朱关田的《颜真卿年谱》,是现今所见最早的颜真卿年谱。有了编撰颜氏年谱的厚实积累,朱关田又撰写了《吴兴太守道家流:颜真卿在湖州》。以某个特定活动场域为中心,考察艺术家的行迹、交游、创作,及其他相关活动。凡颜真卿履迹所历之处,朱关田都尽可能一一寻访。

如湖州的韵海楼,“相传为颜真卿修书处。旧在州府之后,为十楼胜景之一,宋时已废不存。今所见者,乃后人追慕盛事而仿建的。虽如是,是楼亦足以志无穷之仰羡,申不尽之遐思”。尽管并无多少可供凭吊瞻仰的遗迹,但亲自走一遭,无疑会让研究者多一分历史的现场感。所谓感知历史的温度,大概就是如此吧。

方令光《干禄之心,经世之书:颜真卿楷书考论》

如果说朱关田的论著,更侧重考索艺术家的生平行迹,以便读者知人论世,方令光则回到了艺术本体,具体而深入地探讨颜真卿留下的一件件楷书作品。

艺术品本身就构成一部历史。如果一个艺术家的传世作品,通过时间的经线串起来,他艺术风格的成长嬗变,也就一目了然了。方令光所做的,是为每一件归在颜真卿名下的楷书经典作品验明正身。通过研究,他发现:“颜真卿传世楷书作品只有10件是真迹,如《王琳墓志》《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其余都是后人仿造的伪作,如《八关斋碑》《颜氏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等。另有2件误植颜氏名下,即《自书告身》《竹山堂连句》。”

方令光绝非故作惊人语。以《八关斋》为例,通过对比,他发现《八关斋》石幢不同的面,书风有明显差异。他并没有就此止步,又对比了崔书《再建圆觉大师空观塔志》,进一步证实《八关斋》石幢的第1、2、6、7、8面为崔倬补书。从《八关斋》石幢的第3、4、5面的“错字”和“若干字样和风格特征与颜真卿无关”入手,他又论证了石幢的第3、4、5面“是北宋人根据拓本仿刻”。

倪雅梅《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

在颜体经典化的过程,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汉学家倪雅梅的《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为读者理解宋代与颜真卿的关系提供了帮助。

倪雅梅认为:“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被宋代的文人集团有意识地制造出来的,这个集团包含了当时许多在哲学、文学和艺术方面受过良好教育的上层精英人士。这个集团中的人士出于某种特殊的政治需求,从而要将颜真卿的声望传递给子孙后代,因而他们也采纳了颜真卿的书风,以此作为他们接近颜真卿人格的一种方式。他们临摹并搜集颜真卿的作品,将他的风格元素进行转换并整合为己所用,并且在他们的艺术理论中把对于颜真卿声望的称赞同其书风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苏轼是颜书经典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曾经说:“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所以,他也经常出现在倪著中。比如,他对《争座位帖》的品评和临摹,就是倪雅梅论述颜书接受史的重要材料。

摘自光明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