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羊倌儿”卜式传奇
嵩山草堂(国画) 田占峰
下酒菜
指尖上的流年
陋室铭(书法) 窦效民
《月落荒寺》:格非暌违三年最新长篇力作
家乡的苇子坑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家乡的苇子坑

♣ 张志峰

在我们家乡紧挨村子的南边,有一条数百米宽的大沟,沟里一片数十亩大的低洼湿地,中间长着大面积的芦苇;芦苇一侧有一处几亩大的池塘,常年不枯,雨季则池塘满满,整个芦苇丛里都浸满了水。我们村子里的人,习惯把整个湿地叫作苇子坑。

苇子坑是一处生态极美的地方。两侧高岸上,到处都是长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树冠极大的柿树,秋季柿子红的时候,整个树上像是挂满了一串串的小红灯笼,甚是喜人,也给鸟儿提供了叼食的美味。岸边还有数不清的高大桐树;临近苇子坑的周边,则是一排排高耸入云的杨树,池塘边则是一团团的翠柳。

树多招鸟,水多招蛙。夏秋时节,这里不仅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也是鸟儿们和蛙儿们开心喧闹的天堂。

当夏季芦苇窜出两米多高的时候,就是苇子坑里最热闹的时候。泱泱一片芦苇,风一吹,便荡起了波涛,汹涌澎湃,蔚为壮观。最嘈杂的是麻雀,成群地栖落于芦苇的叶子上,一有什么响动,便像惊了魂儿似的,“嗡”地一声,全体起飞,黑压压地一片,“叽叽喳喳”乱叫。麻雀的飞蹿乱叫,也惊得其他鸟儿从树上飞起。

当苇子坑静下来的时候,周边高大树木上栖落的各类鸟儿,便会互相呼应地叫起来,只听这边“叽叽叽”“喳喳喳”,那边“咕咕咕”“嘎嘎嘎”,各类鸟儿交替地叫着,发出音乐般的鸣叫声。黄鹂的叫声最为特别,我也最喜欢听,从它口中发出来的“咕儿……咕、咕儿咕……咕儿……咕”的声音,抑扬顿挫,音色纯美,简直是天籁之音。黄鹂身上长着黄色的羽毛,十分漂亮,叫出来的声音也很漂亮。其次是布谷鸟的叫声,也十分悦耳,但比起黄鹂的叫声来,略有逊色。

能在苇子坑边听半天鸟叫,简直是享受一盘大自然赐予的音乐大餐。那声音,入于耳,悦于心。当年,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儿,叹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大自然里奏出的交响乐,才是至纯至美、美轮美奂的交响乐。

入秋以后,这苇子坑变成了青蛙称霸的天下。整个苇子坑里,到处都是跳动着的青蛙。闷热的天气已过,蛙儿们发出的声音,也不再是闷声闷气的。一场秋雨过后,空气清新,蛙儿们便整体发起威来。尤其是入晚以后,万籁俱寂,成千上万只青蛙,却一起发声,整个大南沟里,便会传出“哐……哐”“哐……哐”震耳的雷鸣般的巨大声响。这声音,铿锵有力,气势恢宏,雄壮无比,大有一唱天下寂的气概。如果此刻你还在苇子坑附近,小声说话,别人是听不见的。我们村子里的人,都听惯了这种鼓乐式蛙鸣声。这声音,既是交响乐,又是催眠曲,小孩子们,便会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酣然入睡。

苇子坑里,还是孩子们洗澡玩耍的极好去处。孩子们到苇子坑里洗澡,是无所顾忌的,不管大孩小孩,都会把衣服脱得光光的,赤裸着身子洗澡,或在水浅处攉水打水仗,不玩个尽兴,那是不会回家的。那真是个心纯如水、快乐无忧的年纪,也是一生中最值得留恋的年纪。过去农村生活单调,更听不到什么音乐,孩子们便用芦苇制成小吹笛,吹出“嘟嘟嘟”的声音;稍大一点的孩子,会在芦苇秆上用小刀挖出几个孔,吹出几个不同的声音来。这就感到满足了,快乐无限了。

苇子坑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以至几十年以后,苇子坑那片绿色的海洋,周边高高的大树,交响乐似的鸟鸣声、蛙鸣声,仍然存在于我记忆的图库中,成为我缠缠绵绵、割也割不断的乡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