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用大爱谱写生命的赞歌
心通桥民意排行榜
我市援厄“光明行”圆满收官
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时间敲定
普通中专招生专业分配 将向一线紧缺人才倾斜
严查“黑客车”“黑出租车”
城管部门连夜清理雪水保畅通
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将落户郑州中欧健康产业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达292例 捐献人数连续16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用大爱谱写生命的赞歌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京儒

“我觉得,爱就像一盏灯,照亮别人的路,其实就是璀璨自己的人生。”元旦前夕,成功为一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荥阳教师刘佳如是说。记者从郑州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达到292例,捐献人数连续16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传递大爱 点亮希望

刘佳,是荥阳市第四小学一名数学教师。热心公益的她,从2008年开始,坚持每年参加无偿献血活动。2011年4月,在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中,刘佳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期待有一天自己能够挽救其他患者的生命。

2019年7月,刘佳接到郑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初心未改的她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2019年12月30日上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内,刘佳躺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的病床上,鲜红的血液从她的手臂中缓缓流出,通过身边的血液分离机,褐色的造血干细胞一点一滴被分离出来,4小时后,一袋承载着希望的“生命种子”被送往血液病患者身边。刘佳说:“我希望患者能尽快好起来,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与刘佳同天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周小三是郑州市一名电焊工,常年的忙碌没有阻挡他奉献爱心的热情。2018年3月2日,周小三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19年6月4日,周小三接到了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筛配型成功的电话,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虽然工作繁忙,周小三坚持把救人放在首位,第一时间配合完成高分辨、体检等流程。在准备捐献期间,因为手头赶上有紧急的活,为了不耽误捐献,他每天都在郊外的工地和医院之间奔波。虽然辛苦,周小三没一点抱怨:“救人要紧,我会全力配合。”

感人故事接连“上演”

其实,刘佳和周小三只是我市众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里,捐献者的感人故事一个接一个“上演”:

2019年2月22日,刚过完元宵节的张沙沙,从焦作赶往郑州,为一名香港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9年6月6日,“90后”奶爸梁少鹏从登封赶赴郑州,为一名14岁的白血病患儿带去重生的希望;

2019年7月4日,白衣天使郭菲为了救人,毅然决定推迟备孕计划;

2019年7月11日,爱心市民徐伟为白血病女孩儿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捐献者队伍不断壮大

据了解,2003年9月24日,新郑市郭店镇的小学老师刘新伟排除心中顾虑,义无反顾地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使郑州乃至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实现“零突破”。2011年11月25日爱心市民陈窑武成为我市第100例捐献者,从第1例到第100例,郑州走了8年多的时间。而从那以后,郑州造血干细胞捐献进入了加速期,4年后,2015年11月16日,我市实现了第200例捐献。

自郑州市红十字会2003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入库志愿者人数不断增长,捐献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目前我市有志愿捐献者资料4.8万人份,累计实现捐献292例,入库志愿者总数、捐献者总数分别占全省入库志愿者总数、捐献总数的34.12%和35.5%,捐献人数连续16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展现了绿城人民的仁义大爱,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从第1例到如今的第292例,每一例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便是一幅令人感动的温暖长卷。

16年来,凝聚大爱的“生命种子”挽救了众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还跨越国界,为比利时、荷兰、美国、阿根廷、以色列等5个国家和地区的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