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提振消费信心 激发消费潜力
因地、因势、因业施策 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稳就业就是稳人心
在复工复产中推动新产业发展
菜篮子安全有保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找准改善农村民生着力点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复工复产中推动新产业发展

郧彦辉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传统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同时也孵化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无人配送、无接触生产等,令人耳目一新。但应当指出的是,并非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所有新生事物都具有长远发展的潜能。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应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格局出发,优先扶助一些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功用的产业,可主要集中于以下四个方向。

一是新动能方向。此次疫情中,我国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必然成为促进今年我国经济V型反弹的新动力。要继续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让无人生产、远程运用等新模式新业态走向成熟。还要加快服务业与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如武汉火神山医院建成后,阿里、京东等在医院试点开设了无人超市、无人咖啡机等。在抗疫的过程中涌现的服务型机器人、无人超市、AR试衣、无人机配送等服务模式将会在服务业中生根发芽。

二是稳就业方向。新兴技术的革新、应用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促使新职业不断兴起。在新兴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人工智能训练师等需求将会大增。在服务业领域,服务业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生了多种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式。譬如,疫情后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顾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以及无人机装调检修工等也将会成为抢手的新职业。在这次疫情中,由于熟练员工供不应求,不少餐饮品牌和制衣厂就形成了通过员工共享来共生共赢的用工模式,随着资源变得更加开放和共享,成为有能力进行跨单位和部门流动工作的“共享员工”也将可能会成为一种时尚职业。

三是补短板方向。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长期的“脱实向虚”后,不少西方国家只存在最传统和最先进的产业,疫情在欧美国家蔓延之后,一些基本的卫生防疫物资、国民生活物资的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产业结构的短板暴露无遗。在复工复产中,我们应进一步重视具有国家战略安全价值的产业,在国家层面统筹推进诸如基本农产品、食品加工、卫生保健、应急物资等的生产、储备和循环,同时促进新产业新技术在不同区域和部门间的均衡发展,从而构建出更加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是促消费方向。消费品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此次疫情中,线上教育、在线娱乐、远程医疗、远程办公等行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展现出新的特点,经过两三个月的使用,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被初步培养起来。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政府利用大数据提供的疫情分布信息服务,微信新增的“医疗健康”服务,京东健康上线的“京东义诊”服务等,作为一种服务和消费方式开始为人们所依赖。今后数年间,我国5G的快速布局必将大大推进这些新兴消费行业大规模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进程,形成众多新的消费业态。这些新业态可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社会长期稳定提供科技支撑,同时促进经济持续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复工复产过程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化危为机,考虑加大对以上四个方面的产业的扶持力度。

一是加强宏观引导和顶层设计。政府应积极作为,发挥好主导作用,加强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以及一些新产业的发展规律及发展前景的研究力度,分门别类地制定出详细的产业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同时结合不同重点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特色,选择部分新兴产业新业态开展综合试点。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针对各行业的不同特点,以社会效益和政治效益为主要考量,从政策方面加大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力度。以经济效益为主要考量,以开放和鼓励的姿态面对市场主体所进行的各种新业态新技术的融合尝试,既要完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助政策体系,也要加大财税金融税收的扶助力度,扶助各类创造新兴职业类型和提供就业形态的小微企业。

三是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力地推进了疫情防控和各项生产工作。未来要进一步加大互联网的全民普及力度,让至今还没有触网的5.5亿中国人尽快摆脱数字鸿沟。同时,不断降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使用门槛和应用成本,让数字化服务体系全面融入寻常百姓家。

四是加强新兴人才培育。继续激励“双一流”高校和一些国家级科研院所走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不断优化高校的招生专业设置,重视高职教育中新兴职业人才的培养,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对传统产业从业人员进行终身式的技术培训。同时,还要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优化人才生活等配套服务,让新行业发展的根基更加牢固。(作者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