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8版:向河而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洛阳 潮涌河洛又春风
延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洛阳 潮涌河洛又春风
黄河小浪底 曾宪平 摄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曾宪平 摄
孟津黄河湿地群鸟嬉戏 高山岳 摄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曾宪平 摄

洛阳日报记者 智慧

春夏之交,黄河洛阳段景色宜人,沿线沟域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环境秀美如画,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作为黄河流域重要城市、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当前,洛阳正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全面深化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坚持生态保护为先、确保安澜为底、统筹治理为要、传承文化为魂、高质量发展为本,把黄河建成水清岸绿景美惠民的生态河幸福河、传承历史的文脉河,着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保护+治理,让洛阳因黄河而美

初夏,位于洛阳的吉利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万亩湿地渔湖镜天,水草丰茂,鱼鸟成群。保护区内的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正紧张有序作业,将小鱼塘的围堰一一破除,恢复为整体水面。

这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利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一期工程提升项目,总占地面积1.3万亩,将通过扩大水域面积、提升绿化水平、扩充基础设施等方式,建设鹤鸣湖、清水湾、流花溪、飞苇渡、白鹤洲5个重点景观工程。目前总工程量的50%已基本完成,预计6月底前,5个重点景观就能初步显现,明年可对外开放。

黄河吉利段,流速缓慢、水质清澈、滩区开阔,是延续千年未变的古河道。近年,洛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这里启动对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修复项目,大力整治砂石场,对保护区内的养殖场、鱼塘等进行治理,推行“退耕还湿、退养还滩”,让千年的黄河古河道重焕生机。如今,保护区共有16个湖泊、1253亩水面、25个湖中岛、10座小木桥,形成了林、水、苇三大景观一体化,沼泽连片、水禽群飞的湿地自然景观。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首先要让母亲河“健康”起来。今年年初出台的《洛阳市新时代大保护大治理大提升治水兴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抓好黄河干流保护治理,围绕确保大堤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四个确保”和大力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一个传承”总体要求,结合小浪底水库、西霞院水库及滩区河道具体实际,推动黄河洛阳段大保护、大治理。

黄河之于洛阳,意义重大。前不久,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指出,洛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责任重大。

眼下,洛阳正以黄河干支流为重点,高质量推动全市域水体保护治理,统筹抓好“清四乱”、全民护河等工作。同时,高标准编制湿地保护规划,高质量推进黄河洛阳段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加快实施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伊洛河国家生态公园等项目,申建3个省级湿地公园,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不久的将来,黄河两岸风光将更加优美。洛阳,也将在母亲河的滋润下,成为一颗璀璨的黄河明珠。

传承+创新,让洛阳因黄河而兴

黄河与洛阳,洛阳与黄河,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故事里包含着我们炎黄子孙的前世今生,华夏儿女成长的文明历程。在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其中,河洛地区更是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面对丰厚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洛阳以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为重要抓手,注重融合,创新发展,将散布于河洛大地的一座座博物馆,打造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前沿阵地。

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洛阳博物馆参与了新华网举办的“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系列直播活动”。直播现场,讲解员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为屏幕前的观众讲解了该馆河洛文明展的三个展厅,带领观众共同领略了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10世纪的中国历史,触摸华夏文明的发展脉络。“河洛文明太震撼了”“想去现场看看”“下次直播啥时候”……直播间内,众多网友纷纷留言,被洛阳这座古都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

去年10月中旬,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半年多来,其热度持续上升,已成为洛阳新晋的“文旅打卡地”。作为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为公众揭开了“华夏第一王都”的神秘面纱,为世界架起了探索中华文明源头的桥梁。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洛河而知华夏。洛阳,正从国家的高度、全局的视野深度审视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洛阳“黄河故事”。

弘扬+发展,让洛阳因黄河而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旅游的全面发展。近年,洛阳坚定文化自信,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为载体,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基础,通过传承展示河洛文化、推进大遗址保护、加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全面释放洛阳的文化魅力,努力建设具有洛阳特色、华夏气派、国际水准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馆月余成为洛水之滨新的“文旅打卡地”,到隋唐洛阳城“四点一区”“潮”起来,再到建设“博物馆之都”把散落的博物馆串成精美“项链”……

在守正创新中,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城市气质得以涵养,洛阳城市名片擦得更亮,成为一个“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地方。在文旅融合中,广大消费者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得到满足,也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形成千亿级的旅游产业集群。

从2020年至2025年,洛阳将大力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行动,从开展黄河文化研究、建设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等方面着手,依托黄河湿地、黛眉山、青要山、万山湖等自然景观,打造大河风光体验之旅;串联起二里头遗址、龙马负图寺等人文景观,小浪底水利枢纽、西霞院水库等水利设施,叫响中华文明溯源之旅、大河风光体验之旅、治黄水利水工研学之旅等品牌。

新时代,再启程。洛阳,必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更好担起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洛阳使命”,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目标定位,抓住历史机遇,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中实现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新突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