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2版:故道安澜 上一版3
濮阳 长河放歌唱大风
农民的“八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濮阳 长河放歌唱大风
范县毛楼风景区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县城安置区鸟瞰图
范县陈庄镇万亩荷花
渠村引黄入冀补淀渠首闸

濮阳日报记者 李振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大诗人李白笔下黄河咆哮奔流的磅礴景象。

然而,李白歌咏的黄河与现在的黄河水道不尽相同。千余年来,黄河长龙摆尾,历经数次改道。1855年,黄河突然在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改道,由东南向东北急转至山东入海。洪水肆虐,千里平畴,尽成泽国。

濮阳,地处黄河“豆腐腰”段,受此影响,“三年两决口,十年一改道”几成常态,境内形成了两条黄河故道和一个黄河滩区带,也因此成为全省“三山一滩”集中连片贫困区。漂泊、动荡、贫穷成为沿岸百姓终生难以摆脱的命运主题,免洪涝之苦、解贫穷之困,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呐喊。

渴望有多强烈,决心就有多大。1983年建市以来,濮阳市在兴利除害、治水富农、建设幸福河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相继兴修了第一、第二、第三濮清南引黄补源工程,使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华龙区等近250万亩农田受益。

与此同时,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濮阳人,又以治水为中心,以种稻改土为重点,打响了“背河洼地变丰田”攻坚战,昔日被人们传唱为“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只听蛤蟆叫,就是不打粮”的背河洼地盐碱窝,俨然成了鱼米飘香的“小江南”。

进入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把黄河打造成安澜之河、健康之河、惠民之河,成为濮阳全市上下的共同考量。“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19年9月18日,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一个响彻四方的声音传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千秋大计的战略高度,擘画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东风正劲,鼓点激越。濮阳全市上下紧抓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准确把握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濮阳与黄河全流域、“先动手”与“后伸手”的关系,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守住黄河安澜底线、用好黄河水资源、扭住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塑造黄河文化品牌等重点工作,乘势而上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看,曾经那片多灾多难的河殇之地,正迎来千百年来未曾有过的发展机遇。

昔日风沙地 今朝披绿衣

初夏时节,行走于龙都大地,从城市到乡村,从房前屋后到田间地头,到处树木成行、鸟语花香,满眼的绿色让人无法想象这里曾是黄沙遍野、尘土飞扬的黄河故道。

濮阳,一个与黄河结缘的城市,东南有黄河蜿蜒流过,西有黄河故道纵贯南北,全市各类风沙化土地126万亩。过去由于林地稀少,“风起沙扬、浑无一片,干旱低产、靠天吃饭”“走路不睁眼、吃饭不端碗”成为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

然而,濮阳人民心中始终藏有一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丽画卷,浓浓的绿色情结始终在龙都大地传承、接续。多年来,濮阳市按照黄河生态涵养带、金堤河生态涵养带、黄河故道防护林带和都市林业生态圈“三带一圈”的空间布局,在黄河故道上强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黄河故道上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成为这座城市绿色嬗变的最好注脚。

然而,盛名之下如何再续精彩,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字字千钧、振聋发聩。

2015年,濮阳市作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濮阳的决策部署,并以黄河、金堤河、马颊河和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为轴线,重点打造了贯穿全境的两纵两横四大生态走廊。与此同时,濮阳市还以路为廊扩绿道、以城为面造绿岛、以村为点建绿洲,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0.31%。

眼下,濮阳正继续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以引黄入冀补淀、金堤河、马颊河等为重点,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同时重点推进黄河生态廊道提质升级,持续擦亮濮阳绿色发展底色。

曾经黄河滩 安澜展新颜

5月21日清晨,一缕阳光照进了范县张庄乡千安社区居民的窗台,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开启了他们幸福的一天。

83岁的房佃瑞老人是千安社区清晨散步大军中的一员。自从范县张庄乡前房村搬来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在小区内逛游几圈。“守着黄河滩,穷了大半辈子,怕了大半辈子。现在好了,迁过来心就安了。”

濮阳地处黄河“豆腐腰”段,属低滩区,频遭洪水漫滩之灾。受此影响,很多滩区居民为建房花尽了积蓄、耗光了心血。同时,受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滩区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搬离滩区、另谋发展,成为濮阳广大滩区居民最大的期盼。

2015年初,我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一批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其后,经第二批试点及目前正在实施的三年规划,濮阳市10余万名滩区居民将告别“水窝子”,过上新生活。

搬迁只是第一步,还要能发展、可致富。离千安社区不远的木业园区已有14家木材加工企业,千安社区有不少人在那里打工,真正实现了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中午11点半,苑小华停下手头的木门打磨活计,骑上电动车赶回社区做午饭。在河北打工时得到搬家的消息,苑小华就下定决心返乡:“现在每月工资能拿四五千块,虽比在外面少一些,但离家近,一天三顿都能给孩子做饭。”听得出,苑小华对当下的状态很满足。

“人的命运,既要靠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进程。”千安社区只是我市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区中的一个,房佃瑞、苑小华也只是濮阳市10余万名即将改变命运的滩区居民中的一员。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正让黄河滩区居民挥别过去,走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旧时穷窝子 蝶变金土地

自新乡市长垣县何寨村东入濮,黄河流经濮阳168公里,河面宽广、气势磅礴、景色宜人。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让黄河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经过积极探索,濮阳市找到了答案——依托黄河自然和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布局特色产业,让农村宜居又宜业。

范县王楼镇东张村目前已尝到甜头。初夏时节,范县王楼镇东张村,绿意葱茏、荷塘连片,道路通畅、村居整洁。

将黄河水主动引进村内亲水、享水,是地处黄河背河洼地区的东张村村民从没想过的事。当了34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存胜介绍说,2015年起,东张村依托自身优势,打造了以亲水为核心的美丽乡村。“你看,这边我们新建成的玻璃栈道和游船码头,那边是即将建成的美食一条街和商业步行街。看起来,俺这水窝子不仅变成了俏江南,还变成了金土地!”张存胜感慨万千。

充分利用黄河资源实现华丽转身的还有濮阳县渠村乡公西集村。该村东邻黄河、风光优美,又是先贤公西华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该村对村内黄河、人文、历史、民宿等要素进行“梳洗”“打扮”。去年“五一”期间,“黄河鱼汤节”吸引了10余万名游客,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濮阳五彩黄河第一村”。

除此之外,目前,濮阳市还充分利用黄河历史文化优势及地理位置优势,规划建设了濮阳县海通文信荷园、渠村黄河湿地生态园,范县陈庄万亩荷花文化小镇、毛楼生态旅游区、郑板桥纪念馆,台前县姜庄文化生态度假村、将军渡纪念馆等项目……不仅集聚了黄河旅游人气,炒热黄河旅游市场,还带动贫困群众就业脱贫。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特色和优势,找准黄河文化与龙文化、杂技文化、红色文化的结合点,探索出一条富有濮阳特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路子,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濮阳绚丽篇章!”濮阳市相关负责人说。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如今,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黄河从水患频发到惠泽民众,日益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本版图片均为《濮阳日报》提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